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61篇
金属工艺   8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从中国古陶瓷化学成分数据库中检索出近200个浙江地区始于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以及随后的印纹硬陶、原始瓷和越窑、官窑、哥窑与龙泉窑青瓷等胎、釉的化学组成及烧成温度数据,分别进行了计算和处理。从而对浙江地区古陶瓷工艺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指出它们胎、釉在组成上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之间的承启关系以及烧成温度的变化规律和炉窑改进的关系。 利用Bayes 多类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对官、哥窑瓷胎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处理。所得的两类青瓷的判别函数为: △S=0.86X-2.43Y-47.82 式中:X,Y分别为瓷胎中SiO_2和Fe_2O_3的质量百分数。利用上式即可区分两类在外观上十分相似的著名青瓷。  相似文献   
32.
对应分析在景德镇历代瓷胎配方演变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对应因子分析技术分析了景德镇历代瓷胎化学成分数据,结果表明,景德镇古瓷胎配方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五代十国和宋代为第一阶段;元代和明代为第二阶段;清代为第三阶段。瓷石掺和高岭土的制胎技艺始于元代,成熟于明未清初。在第一阶段内,瓷胎基本是由单一瓷石配制而成;第二阶段内,单一瓷石制胎与瓷石掺和高岭土的制胎工艺同时并存;第三阶段内,瓷胎配方几乎完全属于瓷石掺和高岭土的二元配料体系。  相似文献   
33.
34.
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我国古代众多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一步肯定了原始瓷釉是在陶器涂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将此类釉分为二类:富Fe2Oe原始瓷釉及富CaO原始瓷釉。这两类釉分别是后期黑釉以及青釉发展的基础。早在周代中晚期的富Fe2O3原始瓷釉中已存在液-液分相结构,这是目前所发现最早分相釉。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水热结晶法研究了在较低压力下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和性质。制备出了结晶完整、分散性良好、粒度约为十几纳米的超细氧化锆粉体。用XRD、TEM等测试方法对晶相组成、晶粒粒度、晶貌特征等与水热结晶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单斜相氧化锆和四方相氧化锆的晶粒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针对诸多关于高丽青瓷与中国青瓷孰优孰劣的评说,对高丽青瓷中最具代表性的镶嵌青瓷、刻花青瓷与中国青瓷进行了釉色釉质与微观结构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各自的特征与特色。指出高丽青瓷与中国越窑,汝窑、龙泉窑及耀州窑青瓷相比,前者追求色彩的鲜艳与装饰图案的精细,后者则追求素净大方的玉质感,使外观艺术效果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高丽青瓷风格清丽温婉,精细雅致,虽穷工极态,但风格略显纤柔又过工致,似缺少中国青瓷的大气,洒脱和刚健。但无论中国青瓷还是高丽青瓷,均卓越地遵从了各自民族艺术的美学法则。  相似文献   
37.
Nb2O5掺杂原位合成Al2O3/TiAl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Ti、Al、TiO2和Nb2O5混合粉原位反应合成Al2O3/TiAl复合材料.借助差热分析探讨体系的反应过程,并对合成产物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铝热反应释放了大量热量导致体系内温度较高,反应较早进行,利于实现低温致密化烧结.1200℃烧成后获得了γ ((α2/γ)双相组织.Nb2O5的加入细化了复相组织,提高了自生Al2O3颗粒的分散度及产物的致密度.加入适量Nn2O5后,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Nb2O5掺杂量为6wt%时,硬度达到4.84GPa,抗弯强度为642MPa,断裂韧性达6.69 MPa·m1/2.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主要是由于Nb205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使得Al2O3呈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38.
水热沉淀法制备TiO2纳米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Ti(SO4)2水溶液为前驱物,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沉淀法制备TiO2纳米粉体.利用XRD、TEM、DT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得TiO2粉体的晶相组成、晶体形貌等性质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晶粒尺寸与前驱物摩尔比、反应温度、保温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前驱物摩尔比为1∶2~1∶4,在140~200℃保温2~6h的水热条件下,可制得粒径为十几纳米的锐钛矿型TiO2晶体.实验得出,随着前驱物摩尔比减少、反应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晶体粒径增大.  相似文献   
39.
北方出土原始瓷烧造地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南北方出土的原始瓷胎和釉的化学组成、工艺基础、北方出土的原始瓷与本地区陶器和瓷器的关系以及南北方原始瓷的出土情况等多方面信息,对北方出土的原始瓷的产地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大部分北方出土的原始瓷器应为南方所烧制。  相似文献   
40.
钛酸钡粉体的微波水热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水热法和微波加热的优点,采用微波水热在低温条件下合成了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钡纳米粉体,并与水热法合成产物进行了适当的比较。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和SEM电镜,分析了BaTiO_3纳米粉体的结构和组成,并初步探讨了微波水热合成钛酸钡的机理。结果表明,与传统水热法比较,微波水热合成BaTiO_3纳米粉的温度更低,而且微波加热可明显提高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