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55篇
金属工艺   38篇
机械仪表   29篇
建筑科学   171篇
矿业工程   20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36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61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罗强  饶魁满 《城市建筑》2014,(32):261-261
工程质量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生产必须抓安全,以安全促生产。因此,施工中必须要做好各项施工的质量、安全、文明、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现就施工的质量、安全、文明、环境保护的保证措施谈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2.
目的:总结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控制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使用AquilionTSX-101A64排CT进行检查。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有动脉亚段全部显示清晰79例,占65.8%;四个动脉亚段单一显示不清晰29例,占24.2%;动脉亚段均显示不清12例,占10.0%。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前控制好患者心率,选择最佳的重建时相窗,可以提高冠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63.
传统小波变换等时频分析方法在提取水下爆炸信号时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为了获得金属导爆索水下爆炸信号的特征,采用HHT方法对信号特征进行提取。结果表明:EMD具有自适应性,能够将冲击波信号进行分解,适合金属导爆索水下爆炸冲击波信号的分析;采用HHT方法能够有效提取金属导爆索水下爆炸信号的时频特征,冲击波信号的优势频率主要集中在0~40kHz,特别是20kHz以下的低频能量最大,高于80kHz以上频段能量分量很小;冲击波压力信号能量主要集中在40kHz以下,尤以5kHz以下频带能量最高。能量主要集中在前80μs内的3个子区间内,各子区间能量峰值对应的时刻分别为3、5和16μs。  相似文献   
64.
在分析线性调频信号模糊函数的基础上,指出利用频谱搬移达到产生虚假目标原理的可行性,并量化了频率偏移量和距离变化量之间的关系。采用二维移频的方法在特定位置产生虚假目标图像。针对产生虚假图像时虚假目标点多、运算量大的缺点,将二维移频进行了改进,使其更有效、高速的产生虚假目标图像。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5.
在分析正弦调频干扰和方位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信号的干扰原理和干扰效果的基础上,发现正弦调频在二维干扰的情况下能产生大面积多虚假目标,达到有效的对真实目标进行压制式遮盖;方位向间歇采样可以在方位向产生多点虚假目标。通过有效地结合两种干扰方法的优点,达到可沿方位向有效扩展干扰范围的效果。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6.
窗除具有采光、通风、观察、传递等作用外,还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防盗的功能.就窗的设计而言,它的尺度、比例、形状、组合、透光材料等的选择,都影响着建筑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7.
通过砂箱物理模拟实验揭示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单一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和剥蚀-沉积耦合过程对其盆-山系统形成演化的控制影响作用,尤其聚焦于龙门山-川西前陆盆-山系统沿走向变化的构造剥蚀-沉积作用对其盆-山系统的控制作用。单一构造剥蚀作用过程模拟揭示浅表剥蚀作用强度与冲断带楔形体楔长、楔高呈负相关性;构造剥蚀作用使冲断带后缘逆冲断层更加易于发生断层再活化与无序冲断,制约着冲断带前陆向扩展。浅表沉积作用导致楔形体前缘冲断层上覆物质加载、更易于发生断层闭锁,促使冲断带楔形体前陆向/前展式扩展生长。沿走向变化的剥蚀-沉积作用过程导致冲断带楔形体后缘深部层系剥蚀走向变化、断层产状变陡,前陆盆地中前陆向断层明显减小、其倾角减缓,且反向冲断作用加强(乃至导致主断层反向冲断),尤其走向差异性导致前陆盆地发育斜向断层。受控于龙门山冲断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晚三叠世以来走向差异性剥蚀-沉积作用,川西前陆盆地中南段发育晚白垩世—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可能形成前陆盆地前缘斜向断层-龙泉山断层。  相似文献   
68.
分析表面堆焊耐蚀合金的高压厚壁圆筒承压能力,难以采用经典的厚壁圆筒理论进行求解。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使用双线性弹塑性材料模型和Cohesive接触模型联合模拟,可得到厚壁圆筒截面的应力分布、结合面接触-分离应力分布、卸载后的残余变形等。以隔水管节流和压井管线插接接头为例,进行承压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材料塑性行为能够提升结构的设计耐压能力; 卸载后材料的永久变形的量化结果有助于密封面配合尺寸设计; Cohesive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结合面应力传递情况。  相似文献   
69.
针对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致密砂岩油藏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多变,水淹层难以识别等难题,运用测井原理和方法建立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模型,提取含油饱和度、地层流动指数等水淹特征参数,并建立一套致密砂岩裂缝性油藏水淹层定量表征技术,能准确识别水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实际油井应用中效果较好,方案实施后油井含水率由98%急剧下降至40%,日产油由0.5 t/d增至5.2 t/d,产能提高了近10倍,开发效果明显。研究成果为准噶尔盆地水淹层有效识别以及定量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同类油藏水淹层识别及有效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0.
介绍电子产品容差分析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