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17篇
电工技术   21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23篇
化学工业   394篇
金属工艺   124篇
机械仪表   151篇
建筑科学   266篇
矿业工程   199篇
能源动力   57篇
轻工业   233篇
水利工程   203篇
石油天然气   94篇
武器工业   26篇
无线电   1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6篇
冶金工业   134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30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针对多个辐射源信号混合构成的多分量信号分离问题,提出基于脊路跟踪的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算法. 该方法使用改进的脊路重组算法对时频分布图中各分量瞬时频率进行提取,将提取出的各分量瞬时频率作为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的预设频率;利用重构后的多分量信号进行瞬时频率提取,更新预设频率后继续模态分解;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迭代前、后频率差值小于预设阈值,输出对应的模态分解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脊路跟踪的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算法比经典变分非线性调频模态分解算法具有更好的多分量信号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3.
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正面临着全球化、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国家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等诸多机遇与挑战,所以对未来发展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七年来ENR 发布数据的分析,找到了世界大型设计公司与国际化之间存在的一些联系,然后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设计公司之间的比较,结合各自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给出了未来中国大型设计院可能的发展趋势预测,即中国大型设计院依靠巨大的国内市场,在体量上会很快跻身世界大型设计院的“第一梯队”,但与西方竞争对手相比,在国际市场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尽快建立完善的全球网络和平台,中国大型设计院有可能止步于海外中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84.
为了获得有良好电催化活性的碳负载铂钌合金的催化剂,提出一种快速均匀的微波辐射加热的多元醇方法.用氯铂酸和氯化钌的乙二醇溶液为前驱体,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该方法合成了PtRu/CNTs电催化剂.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能量散射X 射线能谱(EDX)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实验评价了催化剂对甲醇电化学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tRu合金纳米粒子具有均匀的粒径,在2.0~4.0 nm之间,平均粒径为3.4 nm,并高度分散在CNTs表面.PtRu/CNTs电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5.
谷壳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低成本吸附剂谷壳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铜离子.以间歇吸附的方式考察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物理化学参数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在pH为7.O、温度为328 K、谷壳用量为4 g/L时,溶液中铜离子达到最大吸附去除率.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吸附热力学表明谷壳对Cu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谷壳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86.
微乳液的稳定性及其在制备超细Y2O3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了CTAB/n—C4H90H/c-C6H12/H2O体系微乳液的稳定性,绘制了该体系的三元和拟三元相图,当CTAB与n—C4H9OH质量比为2:3时有较宽的稳定的W/O微乳液相区,是制备超细Y2O3的理想体系。在该体系稳定区内,通过调整ω,可改变微乳水核半径。Y(NO3)3溶液和草酸溶液在微乳液水核(微反应器)中进行沉淀反应,制备出不同粒径、形貌的超细氧化钇。样品经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表征,结果表明,ω增大,水核半径增大,超细Y2O3的粒径变小,形貌也发生变化。当ω=17时,可制备出粒径为30nm的晶型完好的Y2O3立方晶粒。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富氧顶吹炼铅工艺自投产以来系统优化升级改造内容,分别从耐火材料及炉衬结构、余热锅炉、除尘和工艺操作上进行优化升级,效果显著,提升了富氧顶吹炼铅工艺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88.
生物柴油联产化工产品中试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籽油或酸化油为原料,进行了菜籽油及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工艺中试;得出了较理想的合成工艺条件;利用气相色谱及化学分析法,对生物柴油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材料成本核算,探讨了油脂合成生物柴油制备路线的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生物柴油与化工产品综合生产线,主要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德国生物柴油标准DINV51606,所得生物柴油十六烷值达60,硫含量为0.005%,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复合导电粉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分散性,广泛用于防静电、电磁屏蔽等诸多领域.采用共沉淀法在硫酸钙晶须表面包覆一层ATO来制备ATO/CaSO4复合导电粉,并研究制备条件对导电粉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Sb/Sn摩尔比1∶10,硫酸钙晶须浓度7.5%,水解温度35℃,水解pH6,煅烧温度650℃,煅烧时间2h.  相似文献   
90.
The RTS technology can produce ultra-low sulfur diesel at lower costs using available hydrogenation catalyst and device.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ixing proportion of secondary processed diesel fuel in the feed, the content of nitrogen compound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feed increased, leading to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deactivation rate of the primary catalyst and the shortening of the service cycle.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eason of catalyst deactivation, the effect of mixing secondary processed diesel fuel oil on the operating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in the first reactor was investigated in a medium-sized fixed-bed hydrogenation uni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trogen compounds mainly affected the initial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but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 The PAH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initial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but could significantly accelerate the deactivation of the catalyst.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of catalyst deactivation and the study of RTS technology, the direction of RTS technology process optimization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stability of catalyst was improved obviously after process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