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杨定海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09,27(3):224-228
该文从村落选址、布局、道路、建筑、植被等方面对海南石头古村落——荣堂村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分析了荣堂村的景观特点,为进一步的荣堂村古村落景观规划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32.
李婧  杨定海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20,38(2):104-109
该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探讨闽南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潮汕地区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形态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在文化扩散和传播的机制下,两地传统聚落文化产生地域分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33.
许慧  ;肖大威 《南方建筑》2014,(3):106-109
深圳茅洲河流域城镇用地布局不合理、自然空间建设不足,绿道在城镇空间中具有连接、隔离和缓冲作用,为城镇空间优化带来了契机。论文对流域进行规则式网格划分,将绿道介入网格形成生态廊道连接自然空间,通过绿道生成缓冲区隔离和缓冲城镇用地与自然斑块,并提出以网格为单元的空间优化策略。最后分析已建绿道在城镇空间中的作用,阐明未来绿道建设旨在实现不同类型绿道的无缝衔接,从而形成绿色交通网络来促进流域城镇空间的优化。  相似文献   
34.
罗瑜斌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09,27(8):204-208
根据村镇历史发展、功能特征、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物质要素特点,将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划分为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侨乡外来文化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商贸交通型和名人史迹型六种类型,并归纳出其以水为脉、以祠为宗、以墙为围、以巷为网的村镇整体格局特征以及岭南传统文化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35.
中国民航总局中南空管局的从化培训基地规划设计创作 ,是尊重环境、保护生态的一次有益尝试。方案探索了一系列在生态敏感风景区进行创作时应有的环境观念和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36.
关于建筑创作,先哲与同行已有许多真知灼见,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和引导。在创作中,感悟这些至理明言,实非易事,然而确是我们所孜孜追求的。文化丰富环境把握环境和认识文化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作一个比喻,两者是河床与源泉的关系。环境的层次较为丰富,有自然的环境、人文的环境,有技术的层次和景观艺术的层次以及生态的层次,重要的是运用文化观念去解读。如用生态文化去解读环境中的土、木、山、水等资源以及建筑中的阳光、空气;而用历史文化的观念去因借环境中的人文传统资源。文化会赋予环境丰富的内涵,提高环境的质…  相似文献   
37.
丁传标  肖大威 《园林》2023,(5):114-119
以湖南168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样本,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在解析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主要民族村寨的空间格局与分布规律。研究发现:(1)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空间分布上属于凝聚型,空间不均衡特征明显并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形成以吉首市、通道县、江瑶县为核心的高密度区域。(2)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明显的民族聚集区,苗族村寨融合性较强,瑶族则独居在雪峰山、南岭北侧。(3)历史上民族隔离与融合使得村寨的空间分异更为显著。(4)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封闭性是民族村寨生成与分布的基础;经济发展、城镇化、交通密度带动民族村寨发展的同时也为民族村寨的留存带来负面影响。最后对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族群化、连片化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8.
介绍了数码建筑的定义,论述了数码建筑的发展历史——计算机从三维绘图手段发展到可以辅助于方案构思、推敲的智能化设计,产生了新的设计媒介如VR技术、网络运用等。20世纪末,在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下,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方法、新手段、和新工具,使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及建筑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生了新的空间概念,解放了建筑的形体与空间、建构了新的数字化类型,并能进行参数化智能设计。最后,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数码建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9.
超高层建筑具有耗材多、能耗大、对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实施绿色策略是解决其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绿色建筑在运行使用阶段能否达到设计预期的绿色绩效和使用效果可通过使用后评估进行检验。以广州西塔为研究对象,结合西塔绿色建筑实测数据分析和实际运行状态的调查,从建筑形体、空间组织、节能和节材四方面评估西塔超高层建筑的整体绿色绩效,并利用问卷和访谈对西塔办公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采用李克特量表分析法和非参数法得到使用者的主观满意度评价以及个人背景属性对各项指标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所得结果为今后西塔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超高层建筑绿色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40.
杨定海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2,(11):141-144
该文介绍了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着重分析了传统村落嬗变的机制。现代村落中"力"的缺失对村落形态破坏有很大的影响。将现代和谐发展观和传统村落蕴含的自发"内聚力"相融合,重构传统村落的"融合力",以具有传统村落形态、空间结构、环境等特征的村落形态为着力点,引导和重构当代的新农村空间形态、环境格局,激发新农村审美文化、生活情趣等以取得长久的村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