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建筑科学   1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与市场职责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非公共性质的土地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根源在于管理制度上政府与市场职责划分不清。在城市信息不完全、规划快速决断以及规划师缺乏市场经验的职业教育背景下,难以通过单方面的政府城市规划实现对市场主导的非公用性土地资源的控制,这也容易导致寻租等腐败现象。该文探讨尝试将两者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以达到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实现空间资源的合理管理。  相似文献   
52.
张艳玲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0,28(8):161-163
该文深入发展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量化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使评价因素集新增了"公众参与"和"社会经济措施"等关键因素,从而推进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体系的量化评价的发展,使评价因素的选择更符合历史遗产的保护宗旨。  相似文献   
53.
基于建筑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娟  肖大威  许吉航 《华中建筑》2010,28(10):185-187
该文运用观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学习表现、设计思维、学习经验几个方面对建筑系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研究。根据我们在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建筑学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分为A、B、C三类。选取教授过的一个12人二年级设计小组作为调查对象,对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行为现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三类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设计思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为了促使建筑学学生的学习更积极主动,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我们建议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对设计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包括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和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数码建筑的定义,论述了数码建筑的发展历史——计算机从三维绘图手段发展到可以辅助于方案构思、推敲的智能化设计,产生了新的设计媒介如VR技术、网络运用等。20世纪末,在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下,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新方法、新手段、和新工具,使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及建筑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产生了新的空间概念,解放了建筑的形体与空间、建构了新的数字化类型,并能进行参数化智能设计。最后,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数码建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5.
超高层建筑具有耗材多、能耗大、对环境影响大的特点,实施绿色策略是解决其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绿色建筑在运行使用阶段能否达到设计预期的绿色绩效和使用效果可通过使用后评估进行检验。以广州西塔为研究对象,结合西塔绿色建筑实测数据分析和实际运行状态的调查,从建筑形体、空间组织、节能和节材四方面评估西塔超高层建筑的整体绿色绩效,并利用问卷和访谈对西塔办公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采用李克特量表分析法和非参数法得到使用者的主观满意度评价以及个人背景属性对各项指标满意度的影响情况。所得结果为今后西塔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超高层建筑绿色设计提供经验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56.
杨定海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2,(11):141-144
该文介绍了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着重分析了传统村落嬗变的机制。现代村落中"力"的缺失对村落形态破坏有很大的影响。将现代和谐发展观和传统村落蕴含的自发"内聚力"相融合,重构传统村落的"融合力",以具有传统村落形态、空间结构、环境等特征的村落形态为着力点,引导和重构当代的新农村空间形态、环境格局,激发新农村审美文化、生活情趣等以取得长久的村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7.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专业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大威 《新建筑》1998,(3):64-66
从市场经济、建筑商品化、建筑专业教育评估和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等方面阐述了建筑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着重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改的主要措施,即:教学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应采用优胜劣汰制;建筑院系应有一支设计队伍;建筑教学体制应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58.
针对当前城镇化建设导致城市传统街区肌理消失,特别是对其中传统风貌建筑破坏的问题,该文以广州荔湾区兴龙街社区的概念改造设计为例,以民居文化的空间转译为核心理念,从规划设计到建筑设计,全方位探讨了广东传统民居竹筒屋改造设计的可能性,提倡一种通过对传统民居文化进行解构重组,以此引导空间再生的可持续改造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绿色建筑本质意义的阐述和技术在实用艺术品中的作用,揭示了技术与艺术矛盾统一及其在建筑中的促进与制约关系规律。尝试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进行预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做了阐述,粗线条的描述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轨迹。指出绿色建筑在走向自由之路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技术的成熟,必然要与艺术融合,自觉而艺术地表现技术。论文最后对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评价进行了分析,对绿色建筑的局限性和发展完善的方面做了探索,指出健康舒适是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伦理指南,加上智能化技术会使绿色建筑技术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60.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对于维护民族多元文化生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和保护的紧迫性,讨论了文化地理学对于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适用性,从文化生态与景观、文化扩散与整合、文化源流与区划、地方文化与制度、综合演变机制等方面阐释了文化地理学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方法与优势,探讨了文化地理学对于揭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内涵与特质的路径,为深化学科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与应用基础。并以瑶族为例,初步提出了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框架,旨在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