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肖彦  李琳  武一双  李翥彬 《住区》2022,(2):44-51
面向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运用需求差异模型梳理社区足球场地设施的公众需求要素,并初步构建指标体系.以大连市沙河口区为例,通过实地踏勘和问卷调查对社区足球场地设施所在社区居民采集研究数据,分析居民对于社区足球场地设施的需求层次及其优先满足序列,确定社区足球场地设施优化改善的重点,并提出针对性规划策...  相似文献   
22.
由三苯基膦和氰化亚铜配位反应合成了1种潜伏性环氧固化促进剂,通过红外、紫外光谱,示差量热分析及凝胶时间和适用期测定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酸酐/环氧树脂体系。结果表明:三苯基膦与氰化亚铜形成了配位物,配位物在常温下稳定,178.5℃分解。180℃时它对酸酐/环氧树脂体系的促进效果接近于三苯基膦,其40℃下的适用期为280 min,比三苯基膦提高了3倍,具有较好的潜伏性。  相似文献   
23.
24.
本文就笔者参与的援某国友谊中心电气设计,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25.
铈锆铝复合氧化物(CeO2-ZrO2-Al2O3)是一种新型的储氧材料.兼有储氧材料和氧化铝共同的优点.介绍了铈基储氧材料的发展历程及铈锆铝储氧材料的形成,归纳总结了浸渍法、共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微乳液法和机械混合法等方法制备的铈锆铝储氧材料研究成果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铈锫铝储氧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肖彦  冯小庆  万建成 《人民长江》2016,47(22):64-67
根据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生产性试验项目大型PCCP管道施工特点,结合管道安装测量中常见问题,重点阐述了测量监理质量监督与检测方法,在监理过程中,理论与实际检测相结合,有效地控制了管道施工中沟槽深度、坡度、管线长度、安装高程等测量限差,使得管道安装各项质量指标得到了有效地保证。为后续全线PCCP管道安装测量积累了实践经验,亦可为同类输水工程的测量监理质量控制所借鉴。  相似文献   
27.
以实际工程为例,结合对养老建筑主要服务对象的特点分析,对养老建筑各智能化系统(如信息设施系统、智慧养老专用业务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等)进行简要分析,为类似项目的 智能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以德国汉堡市为例,采取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技术,解读城市总体布局特征,对城市空间网络的拓扑性、集聚性,以及可达性展开跨尺度分析,总结城市空间形态的生成逻辑与演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港口城市网络空间同其物质空间实体及其功能运行密切相关。研究汉堡港城市空间形态与布局变化趋势,能够为我国港口城市的设计规划提供实证研究依据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9.
肖彦  孙晖 《建筑师》2013,(6):76-83
城市复杂性理论是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和尼科斯·萨林加罗斯具有一定的学术师承关系。同为当代著名的建筑城市复杂性理论研究者,其研究成果均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亚历山大和萨林加罗斯相关理论的比较分析。辨析二者之间在传承与递进、关联与变异、表象与内涵等方面特质,进而深化对当代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30.
肖彦  李知非  叶彤  李初航 《华中建筑》2022,(11):144-148
在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游客与村民在乡村公共空间使用上存在利益冲突与需求差异。以辽宁省凌海市牤牛屯村为例,运用环境行为学理论,探究不同利益主体与行为主体的公共空间行为冲突。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与空间需求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广场、村民住宅、农田等空间交界处是不同人群空间行为冲突的主要发生区域,需针对不同空间活动类型进行空间分隔与边界围合,合理引导游客与村民空间行为,实现乡村空间主体的多元平衡。针对不同人群的空间行为特征与诉求,从观光展示、建设方式、空间营造、文化塑造等层面提出乡村公共空间的活力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