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弹性系数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需水量预测方法,其建立模型的关键步骤是提取合理的需水量影响因素,为了有效地提取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弹性系数模型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然对数预处理方法,并以郑州市生活需水量预测为例,进行方法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进一步丰富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应用,需水量预测结果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可为郑州市水资源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研究对象,在确定城市分区的基础上,根据水资源系统的特征建立了多目标、多水源、多用户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应用lingo软件对各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采用理想点法输出分配结果,并建立了量化评价指标对配置结果进行效果评价分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测定猪肉、鱼和虾中三甲胺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猪肉、鱼和虾肉的三甲胺含量进行测定并寻找了最佳测定条件。测得峰面积与三甲胺浓度在0-2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n=6),相对标准偏差为3.1%-5.9%,回收率为95.0%-97.7%,且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陆浑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陆浑水库的实际,探讨了以预泄调度方式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所面临的风险。研究了陆浑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动态控制实施条件、调度方式,重点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进行了评价和计算。结果表明,陆浑水库以预泄调度方式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可行的,在风险允许的范围内,水库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伊河流域径流周期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伊河径流的周期特征,用小波分析法对伊河中上游潭头、东湾、陆浑3个水文站的月径流实测资料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结果表明:①潭头、东湾两站的径流序列存在10a左右的显著周期,陆浑站径流序列存在20a左右的显著周期,陆浑站与潭头、东湾两站径流趋势的差异说明人为因素(陆浑水库)对天然径流具有干扰作用;②小波分析理论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潜力较大,小波变换作为一种时频分析手段,不仅可以解释非平稳序列中存在的隐含周期成分,而且可以解释序列趋势、奇异点、不连续性等信息。  相似文献   
16.
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气候-径流数学模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河南省黄河、淮河、海河、长江水系径流的影响,并根据IPCC-AR4,在不同情景下预估了21世纪的气候、径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四大水系降水量和温度均呈增加趋势,不同排放情景下增长率不同;②长江、淮河、海河受温度的影响较降水量大,未来径流呈减少趋势,黄河径流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大,未来径流呈增加趋势;③在不同情景模式下,径流的变化率有所不同,表明人类活动对未来径流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校真正有了对课程的选择余地,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与发挥办学特色,采用校企合作开发校本课程,让企业参与课程的建设,可以起到学习毕业真正达到零距离就业。  相似文献   
18.
为达到提高不同类型山区小流域洪水预报的适用性和运行效率的目的,以长江中游寿溪流域和黄河中游青阳岔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蓄满-超渗兼容洪水预报模型,并将预报结果与新安江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此外建立自回归(auto-regressive, AR)和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误差校正模型,对洪水预报模型预报流量进行误差校正。结果表明:经LSTM校正后的蓄满-超渗兼容模型针对18场洪水验证集预报结果中的平均纳什效率系数为0.88,高出其他单一模型和集合模型0.11~0.26;平均洪峰误差绝对值为6.01%,低于其他单一模型和集合模型3.90%~18.50%,且各单场洪峰误差绝对值均在10%以内。该模型对峰现时差的校正效果不明显。整体来看,蓄满-超渗兼容模型预报性能高于新安江模型,LSTM模型校正效果优于AR模型,经过LSTM模型校正过的蓄满-超渗兼容模型预报结果最优,可有效提高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9.
TOPMODEL在无DEM资料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优化选择三参数的伽马函数来代替地貌指数的分布曲线,将TOPMODEL模型应用在无DEM资料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尚义、栾川及王窑流域,并与新安江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选择合适的理论曲线代替地貌指数的分布曲线可以将模型应用在无DEM资料地区,模型在半湿润地区的应用结果优于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预测即将发生的洪水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采用小花间洪水预报模型和经验方法分别对伊河流域的陆浑水库入库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流量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模拟结果精度相差不大,均能满足预报精度要求,但小花间洪水预报模型模拟结果整体效果较好,尤其是洪水过程与实测过程比较吻合;经验方法模拟结果稍差,但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实用性,建议两种方法联合运用,将小花间洪水预报模型的洪水预报结果作为指导水库防洪调度的主要依据,经验方法的预报结果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