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9篇
金属工艺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蝶类纳米点阵复眼结构超黑材料探索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然界生物体所利用的纳米尺度结构被证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增黑结构。为了进一步提高普通碳材料的光捕获效率,采用最高温度为550℃ 的真空烧结工艺复制了蝶类复眼的纳米点阵结构,并与碳材料本身物性相耦合,从而得到了具有高效减反结构的新型超黑碳材料。对样品碳化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碳化样品的超黑性能。结果表明,复制体很好地保留了原始蝶类复眼的两级微观结构的几何学特征;并且与无结构焙烧的碳相比较,具有纳米点阵结构的碳材料对整体光的反射损失明显减少,在近紫外和可见光波段的超黑度提高明显,能够更好地减少反射以及改善光子收集效率。  相似文献   
42.
镁基复合材料具有低的密度、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加,成为近年来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镁基复合材料基体的分类和不同的增强体类型,论述了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并对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对通用访问控制框架(GFAC)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J2EE的通用访问控制框架(JGFAC),并给出了其基于Java技术的实现。采用代理机制实现了多种安全策略的共存;通过对URL请求过滤有效控制了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并基于此实现了统一的授权管理。  相似文献   
44.
1 INTRODUCTIONThemicrostructureofhypereutecticAl Sialloys ,preparedbyconventionalcastingroutines ,usuallyconsistsofcoarseSicrystals[112 ] ,leadingtothepoorextrudability ,machinability ,strengthandductili ty[1315] .Therefore ,structuralmodificationmustbedonethroughtwo generalways :1)alloyingaddi tions ,and /or ;2 )syntheticalternatives .Accordingtothedimensionalconditionofaneffectivemodifier ,theradiusratiooftheagenttoSishouldbeabout1.6 5 [16 ] ,La ,withtheratioof 1.5 9,ispossiblycon sid…  相似文献   
45.
硅藻作为一种天然的分级多孔材料,由于精细的微纳结构和出众的物理化学性能,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介绍了硅藻的结构与其独特的光子晶体、微型棱镜等性能,总结了利用硅藻结构合成的模板法和微纳加工方法,以及提供了一些把硅藻结构成功地运用到生物传感器、医学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6.
以红珠灰蝶为生物模板,使用原子层沉积法构筑三维构型TiO_2光催化材料以增强其光捕获能力;使用种子生长法制备具有宽幅可见光波段吸收能力的等离子体共振金纳米棱结构,并将其负载于蝶翅构型TiO_2上以得到全光谱响应的复合光催化体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等表征了所制备的样品;对样品进行了二氧化碳还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全光谱照射下,负载有金纳米棱的蝶翅构型TiO_2的二氧化碳光还原性能比无结构的提升了54%。  相似文献   
47.
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性研究在金属与陶瓷的连接、金属液的熔炼和提纯、浸渗法和液相法制备复合材料等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金属熔体在陶瓷表面的润湿过程中,会出现基板在熔体中溶解、界面吸附和互相反应等,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现象。有关金属/陶瓷润湿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一直是国际上材料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金属/陶瓷润湿性主要通过测量接触角θ(借助Young's方程计算)来得出,润湿性表征方法存在较大局限性,特别是接触角对实验条件高度敏感,其往往难以准确反映润湿性,以及适用于高熔点合金与陶瓷体系的方法较为缺乏。因此,除对接触角测试方法进行改进外,很多研究者也试图通过理论计算来考察润湿性,但至今尚未发展出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所有金属/陶瓷体系的理论预测模型。润湿性实验表征方法的近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良座滴法、滴定法、毛细上升法和感应熔化法等。其中,改良座滴法相比传统座滴法能够消除熔体表面氧化膜的影响。感应熔化法可以使高熔点合金(如Ti合金等)熔化,具有独特优势(相比之下其他几种方法只适用于Al系、Mg系等低熔点合金与陶瓷的体系)。在理论预测模型方面,除直接基于Young's方程,根据表面张力模型来研究润湿性外,也有学者尝试结合YoungDupré方程,从热力学和原子键的角度揭示反应界面润湿性的内在规律。同时,将润湿视为一种反应现象,对界面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润湿过程中表面相的能量变化加以考虑,也形成了一种新的定性衡量润湿性的标准。此外,研究者还在润湿铺展动力学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包括直接根据金属形核理论来计算润湿角,以及利用如流体动力学模型、分子动力学模型、反应控制模型和扩散控制模型等来预测金属/陶瓷体系的润湿速率。本文主要从润湿过程的机制、接触角的测试方法和用以预测润湿性的理论模型三个方面,综述了金属/陶瓷润湿性领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王婧雯  张静静  范同祥 《材料导报》2018,32(17):2932-2939, 2948
碳纳米管因特殊结构带来的优异性能而被海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以碳纳米管为增强相制备铜基复合材料是使铜基导体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性能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碳纳米管表面能高、表面反应活性低,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制备的过程中存在增强体分散性差和界面结合强度弱两大问题,从而阻碍了复合材料高性能的实现。在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处理能改变碳纳米管的表面结构和反应活性,在改善碳纳米管的分散性的同时增强碳纳米管与铜基体的界面结合,从而提高碳纳米管的增强效率,保证复合材料良好的综合性能。然而,表面处理过程可能会破坏碳纳米管的结构完整性,影响碳纳米管的本征性能,进而影响其增强效果,或可能在基体中引入其他杂质,影响复合材料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因此,在进行表面处理时应综合考虑其对碳纳米管结构性能及复合材料增强作用的影响。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优化碳纳米管表面处理工艺突破了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的难点,在保证铜基体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碳纳米管表面处理工艺类型大致可分为机械球磨、化学表面改性、表面镀层和联合表面处理四类。传统的机械球磨表面处理对碳纳米管的结构破坏较大;化学表面改性又分为共价表面改性和非共价表面改性,非共价表面改性在保持碳纳米管完整的管状结构和优异性能的同时,提高了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分散性,但用于复合材料制备时会给基体引入有机杂质,影响复合材料性能;共价表面改性和表面镀层是铜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最为常用和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其能够在提高碳纳米管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能的同时改善碳纳米管表面的反应活性,从而形成碳纳米管和铜基体之间强度较高的反应结合界面,实现碳纳米管/铜复合材料高强高导的综合性能。此外,可通过综合利用各种表面处理方法,结合各表面处理工艺的优势,获得更为优异的改性效果。本文从碳纳米管表面处理工艺的基本类型以及碳纳米管表面处理对铜基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两方面阐述了碳纳米管表面处理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50.
高导电性薄金属箔电导率难以准确测定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痛点问题。本文研究了金属箔厚度对超薄金属箔-空气界面电场反射、金属箔表面阻抗、涡流线圈阻抗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厚度小于100 μm金属箔的电导率无损测试新方法。新方法利用两片厚度不同的同种金属箔定义了“厚度系数”,从而规避了界面处电场反射对测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可应用到银、铜、铜铬锆箔等电导率处于80-110% IACS范围内的箔类材料,测试偏差可控制在~3%以内,且可以通过厚度设计缩小误差至小于2% IACS,远小于叠层结构法误差(~20%)。该研究将有助于完善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所需要的高导电超薄金属箔测试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