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采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了不同成分的Al98-3xCu2xFexNi1Ce0.5Zr0.5(摩尔分数,%)合金快速凝固材料,重点研究了Cu,Fe元素含量对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裂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2时,可有效避免粗在的Al7Cu2Fe平衡相形成;x=1.5时,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经度、延伸率和弹性模量分别可达643MPa,558.4MPa,8.4%和80.  相似文献   
52.
盘,柱状喷射沉积毛坯的形状控制及组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喷射沉积工艺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凝固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研制和开发各种高性能的快速凝固材料,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通过对喷射沉积工艺参数的分析和调整,制备了不同形状的AlCuFeNiCeZr合金沉积毛坯,实现了对喷射沉积毛坯的形状和尺寸的初步控制;同时研究了过喷粉末的粒度分布规律以及沉积毛坯的致密度和显微组织。结果发现,倾斜喷射(θ≠0),沉积器抽拉(V≠0)和自旋(ω≠0)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改善沉积坯的几何外形,获得形状较好的盘、柱状沉积坯,其致密度大于96%,沉积坯组织细小、均匀,晶粒的平均尺寸为5μm左右,过喷粉末的平均粒度为30μm。  相似文献   
53.
采用Fenton氧化+电絮凝+膜过滤+活性炭工艺对东莞某线路板生产企业的废水进行处理,通过中试实验考察了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此工艺的COD去除率为99%,氨氮的去除率达98%,对TP的去除率达78%~90%,对TN的去除率达99%,对Cu、Pb、Cr、Ni的去除率分别为98.38%、98.16%、59.11%、57.61%,出水水质均达到(GB 21900—2008)表3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一种新型盐酸缓蚀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主要研究了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简称BAA)的合成及其在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从动力学角度初步探讨了BAA对碳钢在盐酸介质中的缓蚀机理。试验结果表明,BAA在盐酸中对碳钢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与有机含氮化合物有较强的协同作用,电化学测试表明BAA对阴、阳极过程均有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55.
讨论了在雾化压力、雾化器喷射顶角一定的条件下,中心孔直径的大小、气流的牵引等雾化参数对喷粉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对开放式环孔雾化器在雾化过程中的堵塞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解决了雾化器的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56.
老龄垃圾渗滤液高氨氮的电化学氧化及其能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垃圾渗滤液高氨氮、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电化学氧化法对含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考察了不同电极材料、电流密度、Cl-质量浓度、pH、极水比等因素对渗滤液中高NH3-N去除的影响,分析了电化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能耗和电流效率。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30 mA.cm-2、Cl-质量浓度5 000 mg.L-1、pH为8、极水比17.8 m2.m-3的条件下,以Ti/RuO2-IrO2-TiO2电极为阳极电解6 h后,NH3-N的去除率、电流效率和比能耗分别为99.9%、35%和91.9 kWh.kg-1。  相似文献   
57.
旋转剪切强化膜过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斯濠  秦琦  张杰琳  范洪波  梁志辉 《化工进展》2012,31(11):2373-2383
对旋转剪切强化膜过滤(RSEMF)技术的组件形式、剪切强化机理、渗透特性以及技术经济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阐述了激光流场测速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对认识RSEMF的剪切强化机理、临界膜通量与单位通量能耗率对于评价RESMF的渗透特性与经济可行性的重要意义。指出RSEMF的研究应着重解决如何提高膜表面剪切强化作用的效果、简化膜组件的结构、提高有效膜面积的填充密度、降低单位通量能耗率以及膜组件的单位售价等问题。建议RSEMF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要关注组件的优化、创新,另一方面要在特定物料的处理以及不同技术的集成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  相似文献   
58.
以钯离子为抗衡离子,通过酸化-醚合法、置换法等,研究了磷钒钼基多金属氧酸钯盐催化剂的合成。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技术对合成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详述了试验方法与步骤,分析了试验影响因素。红外光谱研究表明该催化剂具有Keggin型结构,表明贵金属结合多金属氧酸盐的组合催化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9.
彭敏  范洪波  肖媛 《广东化工》2012,39(6):33-34
文章研究了利用电氧化法处理南方某运河水中的致嗅物的氧化机理及影响致嗅物去除率的因素。研究了影响电氧化去除效果的电解时间、极板距离和电解电压。氧化时间存在一个最佳值,达到最佳值后再延长反应时间,致嗅物的去除率不变。在电极板距离相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极板间距对致嗅物的去除率影响较小。电极电压对致嗅物的处理效果的影响是呈现随着电压增加致嗅物的去除率降低,达到12 V时,除嗅效果达到极限值,电压继续增加去除率略有所变化。从实验现象和数据可判断电氧化机理是直接氧化,是水分子在阳极表面产生OH自由基,OH对吸附在阳极表面的有机物产生氧化作用,从而将还原性致嗅物分解。  相似文献   
60.
黄卫清  钟嘉敏  范洪波 《广东化工》2014,41(19):20-21,17
国产精氨酸产品品质对比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该文研究粗L-精氨酸在无外加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改变水洗流速、氨水的洗脱浓度、洗脱液pH、减压浓缩赶氨的温度对粗L-精氨酸氯杂质去除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选择阳离子交换树脂控制水洗流速为7~9 mL/min、洗脱氨水的浓度为4~7 mol/L,洗脱液pH为4~8、减压浓缩装置温度在65~80℃之间,能明显改善除氯效果。通过除氯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可以有效改善精氨酸的产品品质,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品质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