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5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难降解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综述了国内外处理难降解染料废水的现状和进展,尤其是在物理法、化学法、生化法以及物理化学法中的新技术,其中包括膜、超声波、等离子体法、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深度化学氧化法(AOP)、光催化氧化法、电化学法以及传统生物法和混凝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新的方法材料工艺的应用及国内外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2.
采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将含油样品乳化成微乳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直接在水相中进行了炼油厂"三泥"治理过程中污水中油含量的二阶导数法直接测定。考察了微乳剂的种类及用量,盐酸、S2-、NO-3、苯胺、苯酚等质量浓度对测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0~50mg/L,标准偏差≤0 001,相对标准偏差≤8 3%。加标回收率为90 0%~101 7%,经水样测定并与标准方法对照,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3.
聚天冬氨酸对铜、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pH=7.5的自来水中聚天冬氨酸和苯骈三唑、钼酸钠、硅酸钠复配时对铜和碳钢-铜复合体系的缓蚀效果,试验表明:单一聚天冬氨酸和钼酸钠的缓蚀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单一苯骈三唑的缓蚀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其缓蚀性也增加,当浓度达3 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单一硅酸钠的缓蚀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加其缓蚀性也增加,当浓度达200 mg/L时,缓蚀效果最佳;在缓蚀剂总浓度为50.5 mg/L时4种药剂复配,显示出较好的协同效应,其最佳配比为10 mg/L聚天冬氨酸 0.5 mg/L苯骈三唑 10 mg/L钼酸钠 30 mg/L硅酸钠.电化学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水处理剂对阳极、阴极均有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74.
新型巯基三唑化合物对HCl介质中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成了两种新型巯基三唑化合物,分别采用腐蚀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其在1.0mol/L HCl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分析了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对碳钢在1.0mol/L HCl溶液中,合成的巯基三唑化合物是性能优异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75.
喷射成形快速凝固技术在铝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射成形作为一种新兴的快速凝固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研制和开发各种高性能的快速凝固材料,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叙述了喷射成形技术在高强铝合金系,高比强、高比模量Al-Li合金系,低膨胀、耐磨Al-Si合金系,耐热、高强Al-Fe合金系及铝基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及应用;着重讨论了该技术对不同系列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推导了盘状、柱状喷射成形产品的动态成形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3种不同条件下喷射成形产品的最终几何形状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采用Al93.5Cu3Fe1.5Ni1Ce0.5Zr0.5(atom%)合金,对应于上述3种实验条件,制备了不同形状的喷射成形产品。实验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喷射成形产品的最终形状加以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77.
推导了盘状、柱状喷射成形产品的动态成形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3种不同条件下喷射成形产品的最终几何形状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采用Al93.5Cu3Fe1.5Ni1Ce0.5Zr0.5(atom%)合金,对应于上述3种实验条件,制备了不同形状的喷射成形产品。实验及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喷射成形产品的最终形状加以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喷射成形Al93。5Cu3Fe1.5Ni1Ce0.5Zr0.5合金快速凝固组织特征及弥散强化相的形成。结果表明,喷射成形快速凝固技术显著地细化了合金组织;预成形毛坯具有3处典型的组织特征,其中主要弥散强化相为具有立方晶体结构、晶格常数a=0.852nm的Al17Cu4FeNiCe相。  相似文献   
79.
曾燕艳  吴琪  范洪波  吕斯濠 《水处理技术》2012,38(3):118-121,125
试验研究了UV/H2O2工艺处理模拟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低浓度的DBP,考察了工艺参数和水质参数对DBP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UV光照或单独H2O2对DBP的降解效果远低于两者的协同作用。DBP的降解效率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DBP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其光降解速率常数与其初始质量浓度成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在DBP初始质量浓度为1~100μg.L-1,H2O2投加量为0.10 g.L-1,UV辐射强度为24.26μW.cm-2的条件下,反应进行30 min后,DBP降解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且pH对其降解效果影响小。UV/H2O2工艺对于浊度低、成分复杂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低浓度的DBP去除率为85%,比去离子水中配制的DBP原水降解率低14%。  相似文献   
80.
以ZrO_2为载体,掺入SiO_2的TiO_2作为活性成分,制备负载型催化剂,考察掺入SiO_2对TiO_2热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SiO_2后生成Ti—O—Si,使TiO_2和ZrO_2载体结合的更为牢固。SiO_2能有效抑制TiO_2从锐钛矿转变成金红石,同时抑制锐钛矿型的生成。掺入SiO_2物质的量分数达到15%时,900℃焙烧仍能得到100%的锐钛矿。TiO_2-SiO_2在ZrO_2表面形成薄层,并出现龟裂,可能是因为掺入SiO_2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