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64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04篇
水利工程   20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玉带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缘的卡拉塔格地区,为近年来发现的中型铜矿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发现矿床含矿地质建造为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成矿地质体为石英闪长玢岩,矿体产于石英闪长玢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受断裂控制,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矿石类型以浸染状和细脉状为主,矿石组构以粒状结构,浸染状和细脉状构造为主,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绿泥石和绢云母。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英—磁铁矿、钾长石—石英—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和石英—碳酸盐—石膏4个阶段。矿区普遍发育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具带状分布特征,水平方向上由石英闪长玢岩中心向外可划分为钾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带、泥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带;垂向上由石英闪长玢岩中心向外可划分为钾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带。玉带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均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斑岩型矿床一致,属于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532.
风特性是桥梁结构抗风设计的前提条件。为准确表征台风移动对桥址区风特性的影响,利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测得的多次台风实测数据,研究了考虑台风空间位置的桥址区风特性模型。基于已有台风解析模型和台风路径数据,模拟了台风过境期间桥址区平均风速时程,并利用实测结果验证了解析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等脉动风特性参数随桥址区和台风中心距离的变化规律,据此研究了脉动风特性参数的空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已有台风解析模型可实现桥址区平均风速的模拟;台风空间位置变化对桥址区脉动风特性影响显著,空间分布模型能有效反映台风移动过程中桥址区脉动风特性的基本变化特征,可为大跨度桥梁等工程结构设计与运维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33.
目的:评估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S)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肝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通过H2O2建立L-0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以及IL-6、TNF-α等病程相关基因水平进行分析。结果:COS可改善H2O2损伤L-02细胞的增殖活力、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ROS水平升高(P<0.05)。单细胞纳米生化分析结果显示,COS处理可以平衡H2O2损伤L-02细胞的ROS水平波动幅度。另外,COS改善了炎症(IL-6、TNF-α)、凋亡(Caspase 3、Caspase 9、Bax、Bcl-2)及氧化应激(Nrf2、HO-1)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表现出抗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的作用。结论:COS对H2O2损伤的L-0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可为COS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4.
该研究测定了文成山药黏液质各成分含量、稳定性、表观黏度及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文成山药黏液质中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99±1.27)%和(57.16±7.24)%,Mg元素含量达到(2 654±44) mg/kg。在酸碱以及较高温度的条件下黏液质粒径变小,稳定性提高。黏液质黏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且在60~80℃时,黏度显著增加,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假塑性和剪切细化现象。同时,黏液质有较好的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质量浓度为4 mg/mL时的清除率分别为达到75.7%和67.45%。因此,文成山药黏液质可被认为是一种抗氧化剂和增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5.
为提升桥梁健康评价与应急决策的效率,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发展了一种桥梁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利用Revit二次开发程序插件。依托已有桥梁BIM模型,快速建立包含加速度计、风速仪等传感器的监测系统模型,将监测数据与传感器模型相关联。将监测数据线性变换至[0,255],建立其与传感器模型RGB色彩的映射关系,从而通过模型颜色反映监测数据的变化。根据监测系统传感器模型的色彩掌握桥址区环境及桥梁结构状态,并对超出阈值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级报警。以南京长江大桥及其健康监测数据为对象,阐述了所提出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的实现过程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加速度、温度和风速等监测数据通过颜色变化、动态折线图及表格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报警,从而为服役桥梁的健康管理与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6.
谭兴富  卢军 《中国煤炭》2023,(2):109-114
为提高煤泥产品的脱水率、降低含水量,减少煤泥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水分导致的热能损耗,通过实验室抽滤试验及扫描电镜图像表征,研究不同种类无机盐类助滤剂对煤泥水的脱水效果,并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盐类助滤剂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煤泥过滤效率,煤泥水分脱除效果显著;其中聚氯化铝对提升过滤速度的效果最好,在助滤剂添加量为900 g/m3时,煤泥脱水时间比原方案减少8.43 min,煤泥含水率减少5.14%。工业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聚氯化铝对提升煤泥过滤速度的效果,并且发现在复配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压滤效率更高,滤饼水分更低。  相似文献   
537.
采用基座布置六维力传感器的方式进行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以递推牛顿-欧拉方程为基础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给出六维力传感器输出与机器人关节间动力学关系,分离待辨识动力学参数并确定其最小惯性参数集,最终建立基于基座六维力传感器的机器人辨识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辨识精度,采用两层低通滤波算法推导出加速度替代公式和速度滤波算法,减少加速度和速度噪声的影响。最后,以六自由度协作机器人的前2个关节为对象,设计辨识实验,获得两关节的最小动力学参数集。通过结果逆向验算表明,基座布置六维力传感器方式能以较高的精度辨识出机器人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38.
以新疆褐煤为转化底物,构建复合菌剂(100mL菌剂中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米曲霉和微紫青霉菌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5%,1.5%,1.0%,2.5%)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工业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光谱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菌剂转化褐煤前后煤的腐植酸质量分数、元素组成、矿物组成、有机官能团、碳元素赋存形态的变化,以及转化褐煤过程中,复合菌剂和单一微紫青霉产生的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总腐植酸和可溶性腐植酸质量分数分别由29.75%和6.24%增加到66.41%和33.44%;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灰分质量分数和固定碳质量分数分别由8.91%和55.72%降至8.07%和52.99%,而挥发分质量分数则由38.83%增加至42.36%。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经复合菌剂转化后,煤中C元素相对含量由71.56%降至69.93%;H,O,N等元素相对含量均升高,其中N元素相对含量上升最明显,由0.65%升至1.26%。经复合菌剂处理后,煤中无机矿物组成变化不明显,但C—C/C—H...  相似文献   
539.
针对醋酸铜氨废液总铜、氨氮、化学需氧量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蒸汽吹脱-铁屑置换-Fenton氧化-磷酸铵镁沉淀组合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蒸汽吹脱最佳条件为:蒸汽吹脱温度70℃,吹脱时间70 min,氨氮去除率达到96.5%;铁屑置换最佳条件为:pH为1.5,铁屑投加量为理论值的1.8倍,置换时间60 min,经置换反应后废液中铜质量浓度降至0.255 g/L,铜置换率达到99.71%;Fenton氧化最佳条件为:pH为3.0,n(H2O2)∶n(Fe2+)=3.34∶1,反应时间30 min,废液CODCr从11300 mg/L降至358 mg/L,CODCr去除率达到96.83%;磷酸铵镁沉淀最佳条件为:pH为9.0,n(Mg)∶n(N)=1.2,n(P)∶n(N)=1.0,反应时间1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最终出水水质氨氮<25.8 mg/L,余磷量<7.5 mg/L,CODCr<360 mg/L,总铜<0.02 mg...  相似文献   
540.
为研究土岩复合地层条件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撑结构的变形机理,以内支撑为支护形式的某基坑工程为依托,建立该基坑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该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各方面位移、内力的变化规律及规律形成原因,为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提供借鉴。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呈现中间向坑内凹陷、两头小的形态,围护结构位移最大值在靠近约小于1/2基坑深度处;水平支撑主要因两侧围护桩变形而受压,为了限制支撑的位移,支撑之间的连梁多表现为受拉;立柱竖向位移是中间柱大,边柱小,有明显的空间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