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5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70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光固化是一种快速、高效且低能耗的固化手段,在诸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光固化过程中易产生固化收缩,较快的交联速度导致收缩应力难以释放,显著影响材料的尺寸精度、力学性能及使用稳定性,这些不足引起了众多研究学者的关注。文中综述了光固化收缩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有效降低收缩程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具体实施效果及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为光固化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薛刚  朱浩君  许胜  刘利强 《工程力学》2022,39(11):203-211
为掌握橡胶混凝土单轴受压疲劳性能,用粒径为30目的橡胶颗粒以不同掺量代砂制备橡胶混凝土,进行等幅循环荷载单轴受压疲劳试验研究。采用Miner累积损伤理论定义损伤量,并建立橡胶混凝土疲劳应变的损伤模型。使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橡胶混凝土疲劳寿命的试验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得到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橡胶混凝土单轴受压疲劳寿命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应力水平相同时,橡胶混凝土的疲劳寿命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且随橡胶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疲劳寿命随之提高。橡胶混凝土的疲劳应变变化符合普通混凝土疲劳应变发展的三阶段规律,橡胶混凝土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采用双对数方程对橡胶混凝土的疲劳寿命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到P-S-N曲线及疲劳极限强度。  相似文献   
43.
薛刚 《山西建筑》2002,28(10):30-31
通过对土钉支护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的简要介绍,结合工程实例,叙述了土钉支护技术的土钉面层施工要点,分析了常见问题及对策,指出该技术安全可靠,对环境影响小,造价低,工期短,施工方便,可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钢筋混凝土现浇薄板 (ld 3 5>h >相似文献   
45.
薛刚 《山西建筑》2007,33(10):51-52
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地上地下空间整合的基本元素及其组合设计,并结合上海静安寺广场作了具体分析,给地上地下空间的整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6.
薛刚  罗成 《河南建材》2006,(3):42-43
介绍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空气中对甲醛浓度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甲醛浓度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薛刚 《山西建筑》2004,30(16):103-105
以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工程为例,介绍了塑料模壳在现浇密助楼板施工中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总结了几点施工体会。  相似文献   
48.
再生混凝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刚 《福建建筑》2008,(10):46-47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开发与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与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是可行的,但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性能及耐久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行专门研究。最后结合环境保护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再生混凝土技术开发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薛刚  吴正立  蒋志  曾莹  朱钧 《微电子学》1999,29(3):187-189,199
阐述了应用于EEPROM中的超薄隧道氧化层随时间的击穿特性,比较和分析了不同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并对超薄氧化层生长工艺的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随着电网新能源占比不断增大,特高压直流输电逐步投运,电网系统调频难度不断加大,新能源场站快速频率响应功能入网检测工作遇到诸多问题。针对青海某风电场两站共用一套AGC、共用一套快频装置的情况,在检测过程中从技术层面做出两站GPS时钟同步、AGC指令叠加及功率分配的优化、功率波动较大等问题的改进,顺利完成检测工作,为今后的快频装置入网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