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9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5 毫秒
31.
利用前期实验室制备的风味肽结合传统的工艺方法,对低盐风味羊肉的加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食盐添加量为4%、风味肽0.4%、配料液总量25%(其中含异VC钠0.1%、Nisin 0.05%、柠檬三钠0.3%、山梨醇4%、木糖醇4%)条件下,腌制羊肉感官品质改善程度明显,羊肉切片纹理清晰,肉质组织紧密呈亮红色,口感柔嫩多汁,具有典型的羊肉香味。  相似文献   
32.
玉米苞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超声波技术提取玉米苞叶中总黄酮,并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得出提取玉米苞叶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700W,提取温度60℃,料液比(g/mL)1:50, 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35 min,玉米苞叶中总黄酮最大提取率为1.225%。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羊肉汤中香辛料的添加量,建立预测模型,为羊肉汤风味的改善及膻味的去除提供最优配比的香辛料添加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相应添加量后,采用Box-Benhnken设计(BBD)考察3种香辛料添加量对羊肉汤样品感官评分的影响。利用遗传算法在试验水平范围预测全局最优的3种香辛料添加量的复配结果。结果:方差分析(ANOVA)结果表明:百里香添加量、生姜添加量、花椒添加量与百里香添加量的交互作用以及花椒添加量与生姜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均对羊肉汤感官评分具有显著影响(P0.05)。BP神经网络的训练、测试和总体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4,1和0.9849,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很好,可用于羊肉汤感官评分结果的预测。结论:利用遗传算法寻优的结果为百里香添加量0.54%、生姜添加量0.48%、花椒添加量0.16%,最终感官评分的试验值为20,与模型预测值的误差仅为2.7%,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遗传算法是一种可用于优化香辛料添加量配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本实验以鹰嘴豆蛋白为原料,通过双酶定向酶解制备一系列不同水解度(DH%)鹰嘴豆蛋白酶解液,以此为底物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DSA)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比较经模式美拉德反应体系制备所获得风味肽产品的风味特征,以期获得美拉德风味肽最适鹰嘴豆蛋白酶解体系。结果表明:由不同DH%鹰嘴豆蛋白酶解液为底物制备的美拉德风味肽产品在感官属性和形成的香气成分上呈现显著差异,当添加DH%为23.03%~26.02%的酶解液制得的美拉德风味肽其所形成的香气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同时呈现明显的肉味、鲜味和较长的持续感。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对其香气物质、感官分析数据和电子鼻响应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DH%为23.03%~26.02%的鹰嘴豆蛋白酶解液可作为风味肽产品热反应最适反应底物。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β-葡萄糖苷酶酶解作用对蟠桃汁风味变化的影响,实验采用GC-MS检测技术对不同酶解处理方式的蟠桃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重复性实验、化学反应推断和主成分分析(PCA)构建了蟠桃汁中不同挥发性物质种类与感官属性间的相关性响应模型。结果表明:单一的热反应对蟠桃汁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影响很大,酯类、醇类物质丧失明显,β-葡萄糖苷酶酶解后能够较为明显的提高酯、醇类物质整体含量,论证了β-葡萄糖苷酶对蟠桃汁增香作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PCA分析发现大部分的酯类和醇类与优良感官属性如桃果香、花清香、香甜味呈现正相关性,而烃类和杂环类物质则与不良风味属性(异味和蒸煮味)呈现较大响应度,结果再次证实β-葡萄糖苷酶能够对蟠桃汁的风味品质优化起到积极作用,适合引入到实际生产中作为蟠桃汁增香酶使用。  相似文献   
36.
周文杰  王鹏  詹萍  田洪磊 《食品科学》2017,38(14):138-143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对市售3种梨酒香气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共检出4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16种、酯类15种、醛类4种、酮类2种、酚类1种、酸类3种和其他化合物2种。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确定梨酒特征香气物质并推断其对梨酒香气的贡献程度。OAV结果表明:梨酒特征香气物质主要为异丁醇、1-辛醇、1-壬醇、苯乙醇、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β-大马士酮、丁香酚。建立6个感官属性(发酵香、酸香、果香、花香、甜香、清香)与43种香气物质的PLSR模型表明,苯甲醇、正丁醇、丁二酸二乙酯的OAV小于1,但对梨酒的香气有贡献,经OAV确定的梨酒特征香气物质与发酵香和甜香属性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在清香、酸香、果香和花香上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37.
丙烯醛氧化修饰对核桃蛋白结构和乳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0~1?mmol/L)的丙烯醛代表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脂肪氧合酶诱导下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醛类物质,研究脂质活性氧化产物丙烯醛氧化对核桃蛋白结构和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丙烯醛浓度的增加,核桃蛋白羰基含量从4.287?nmol/mg显著增加到11.078?nmol/mg。游离巯基和总巯基含量分别下降了55.18%和31.13%,说明丙烯醛使核桃蛋白发生了显著氧化。随着核桃蛋白氧化程度的增加,溶解度下降了84%;表面疏水指数从469.47下降到412.22;β-折叠、α-螺旋(有序)结构相对含量减少,β-转角、无规则卷曲(无序)结构相对含量增加。同时,核桃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从46.87?m2/g和25.93?min下降至9.86?m2/g和17.63?min。研究结果说明丙烯醛氧化能够导致核桃蛋白发生结构性氧化修饰,从而引起其乳化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8.
富铁山楂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富铁山楂果冻的弹性、凝聚性等指标,研究铁强化剂类型、强化剂添加量及强化方式等相关工艺参数,确定具有强化铁功能的富铁山楂果冻产品的配方及工艺.  相似文献   
39.
新疆小白杏杏仁油理化特性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库车和轮台小白杏两个品种的杏仁为原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小白杏杏仁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两种小白杏杏仁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0%以上,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库车和轮台小白杏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91.65%和91.57%,其中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40.
新疆小白杏杏仁油理化常数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库车和轮台小白杏2个品种的杏仁为原料,分别测定了它们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小白杏杏仁油理化性质以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种小白杏杏仁中粗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脂肪含量在50%以上,小白杏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库车和轮台小白杏杏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是91.65%和91.57%,其中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