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20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3篇
无线电   19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蠕虫、病毒等在电子邮件网络中的传播型攻击是非常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 设计有效的网络免疫方法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节点介数(Node Betweenness,NB)的方法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利用图分割(graph partitioning)方法设计了一种网络免疫方法, 在生成的电子邮件网络拓扑模型以及Enron电子邮件网络真实拓扑数据上的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方法比NB方法更有效。在某些仿真场景下,所设计的免疫方法能够比NB方法达到50%的改进。  相似文献   
22.
可信网络中安全、可控可管及可生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互联网在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设计思路与当前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不符合的弊端。虽然"未来网络应该是可信的"这一观点已成为业界共识,但可信网络这一概念应包含哪些内涵,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保证网络是可信的,却仍然没有定论。文章认为网络的可信性,应该至少包括安全性、可控可管性和可生存性3个方面的内涵。文章对这3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点评,在此基础上对可信网络的未来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3.
基于短包优先的动态阈值共享缓存管理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小共享缓存管理分组交换系统的丢包率和流破坏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短包优先的动态阈值共享缓存管理策Sharing Buffer Managing Strategy of Dynamic Threshold Based on Short-Packet First(SPBDT),交换设备中,所有分组共享同一缓存区。SPBDT策略的主要思想是用两个动态的门限控制缓存区中输出队列的长度,根据当前队列长度与当前门限的比较来判断新到达的包是接纳还是丢弃。仿真结果表明,与Dynamic Algorithm with Different Thresholds (DADT)策略相比,SPBDT策略在多入多出交换设备中体现了更低的丢包率和流破坏率。  相似文献   
24.
多维交换网络是大容量、可扩展分组交换机/路由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给出了基于这种网络拓扑、采用虫孔路由、结合虚通道技术时的一种有效的流量控制机制,它可在这种网络中同时有效地实现分组级和微片级的流量控制,提高网络交换性能.文中对节点缓存长度与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描述了有限缓存资源下单节点和全网的流量控制过程,给出了网络中发生阻塞的条件.  相似文献   
25.
自相似业务流的快速生成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许都  李乐民 《通信学报》1998,19(8):89-95
网络中业务流的自相似性正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它对网络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缺乏对自相似模型进行数学分析的情况下,计算机仿真成为当前最有效的研究手段。FGN(FractalGaussianNoise)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自相似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其定义的快速生成算法,具有良好的运算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相似理论,采用几何放大的模型,在流动相似的条件下,详细研究了涡轮叶片内流冷却通道在同时带肋和气膜孔出流的情况下,各流动参数、几何参数对压力系数的影响。实验在内流通道进口雷诺数为20000-80000,通道总出流比为0.3,0.45和0.6的范围内,肋高/宽比分别为1.0和2.0,肋角度分别为45°,60°,90°和120°,不同的肋与气膜孔相对位置,以及不同的通道截面形状的条件下进行。结果显示,同时带肋和气膜孔出流的内流通道中压力系数受气膜孔出流的影响很大,肋的存在也改变了内流通道的流动结构,影响了压力系数的分布,此外,通道的截面形状也是压力系数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的结果对于涡轮叶片内流冷却通道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7.
有射流冲击的短扰流柱排内柱面的传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前缘上游有单排孔板射流冲击的涡轮叶片内扰流柱通道柱面进行了详细的传热实验研究 ,获得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扰流柱表面的局部换热系数分布 ,结合流场测量结果分析了柱面换热规律。结果表明换热系数分布很大程度上受射流冲击的影响 ,在扰流柱前缘附近存在高强度换热区域 ,沿柱面随角度的增加努谢尔特数逐渐减小 ,角度 θ为 90°附近存在一片低强度换热区域 ,尾缘区换热强度最低。结果还表明尽管平均努谢尔特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平均换热强化系数却随雷诺数的增加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有射流冲击的柱面换热效果明显优于无射流冲击情况。  相似文献   
28.
测试交换结构性能的仿真信源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于测试交换结构性能的仿真信源的实现方案,其内容包含两种形式的交换结构信源:一种是均衡业务下的具有地址突发的信源,用于验证交换结构所需的缓存大小;另一种是非均衡的业务源,用于验证交换结构的仲裁算法的性能。经仿真证实,此模型能很好地满足测试交换结构性能的需要,有助于交换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29.
在大尺寸低速风洞中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3种应用于涡轮叶片的典型多孔层板结构进行了冷却有效性的实验研究,通过开发的红外热像仪程序包获得了层板表面详细的壁温分布和冷效分布,运用参数分析了层板结构参数对其冷却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层板结构具有很高的冷却有效性,开孔率是影响冷却有效性的决定因数,开孔率越大,冷效越高。参数f、燃气侧气膜冷却效率ηf和层板内部换热效率ηi是层板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红外测温技术以其非接触和快捷有效的优势在多孔层板冷却特性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吹风比对涡轮动叶型面气膜孔流量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涡轮工作叶片表面不同位置气膜孔的流量系数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在不同吹风比和雷诺数下测得了流量系数值,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流量系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位置气膜孔流量系数分布规律有较大区别,孔排位置一定时.流量系数主要由吹风比决定。该实验结果对涡轮工作叶片表面气膜冷却的设计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