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9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68篇 |
化学工业 | 12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84篇 |
矿业工程 | 86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3篇 |
水利工程 | 12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下开采中瓦斯抽采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是煤与瓦斯共采的关键问题,其核心是在理论和技术上对采动引起的裂隙网络所形成的增透性进行定义和分析。在综合考虑煤体在不同开采方式形成的支承压力、孔隙压力和瓦斯吸附膨胀耦合作用对损伤裂隙煤体体积改变的影响的基础上,定义了一个新力学量--增透率,来反映单位体积改变下煤体渗透率的变化,推导了4种增透率的理论表达式,并对工程实例进行数值分析,定量描述了开采过程中覆岩和煤层中增透率的分布和演化,结果表明增透率能够反映开采扰动对煤岩体裂隙网络渗透性的影响,为煤与瓦斯共采工程中的煤层增透效果评价提供定量指标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2.
93.
现场和实验室观察表明,在断裂区内的雁型裂纹具有一个Riedel几何结构。本文应用剪切裂纹位错堆积(Pile-up)模型,描述了雁型裂纹形成的拉破坏机理,建立了雁型裂纹的分形模型来模拟Riedel几何结构。根据这个模型,可以直接量测出现场和实验中出现的雁型裂纹的分形维数。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形损伤演化模型,推导出了雁型裂纹的能量耗散,进而解释了雁型裂纹形成过程的分形本质。 相似文献
94.
岩石块度分布的分形性质及细观结构效应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岩石破碎后碎块的块度分布规律是岩石破碎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分形几何的观点出发,通过标准岩样的单轴压缩实验,着重对岩样破碎后的碎块块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岩石的块度分布是个分形,分形维数D成为反映岩石破碎程度恰当的统计特征量.同时指出,块度分布分形维数与岩石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和岩石的细观结构密切有关,是岩石细观结构、加载方式及试样形状尺寸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95.
深部煤岩单体及组合体的破坏机制与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MTS815试验机对钱家营岩样、煤样和煤岩组合体进行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同应力条件下煤岩单体及组合体的破坏模式和力学行为,并比较异同。单轴条件下钱家营砂岩的破坏以剪切、劈裂及混合破坏模式为主,并且砂岩的峰值强度、弹性模量和波速近似成正比关系;在一定条件下砂岩能产生II类曲线,但需采用环向位移控制加载,且砂岩需具有高强度和低非均质度,但煤和煤岩组合体几乎不发生II类曲线破坏。单轴条件下煤样以劈裂破坏机制为主,但煤样的峰值强度与弹性模量、波速的关系基本不明显。对于不同围压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煤体内部:单轴条件下煤岩组合体的破坏以劈裂破坏为主,而煤体内部发生的破坏由于裂纹的高速扩展有可能贯通到岩石中去,从而导致岩石的破坏,并且煤岩组合体破坏后几乎完全丧失承载能力;而三轴试验中,煤岩组合体的破坏以剪切破坏为主,但破坏后还有残余强度。随着围压升高煤岩组合体弹性模量总体趋势是初始缓慢增加,当围压超过15 MPa后弹性模量迅速增加;组合体的峰值强度与围压基本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6.
97.
通过分析3种典型开采条件下(放顶煤开采、无煤柱开采与保护层开采)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揭示了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前方煤体支承压力峰值大小及位置的采动力学特征,获得工作面前方煤体所承受的采动力学应力环境条件,据此进一步开展了不同开采条件下煤体采动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通过升高轴向应力的同时降低围压的方式来模拟长壁工作面前方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获得了3种典型开采条件下煤体破坏全过程的采动力学行为和应力集中系数,以及不同开采条件下煤体破坏时的支承压力、水平应力、变形等的差异,同时揭示了工作面前方煤体的采动力学行为与开采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爆炸荷载作用下煤岩巷道底板破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中国西南某煤矿爆破底板透水事故为背景,利用ANSYS/LS-DYNA程序简要分析了爆炸发生时岩层中的应力波传递与巷道混凝土底板的破坏过程,给出了煤岩巷道底板破坏时耦合装药的临界药量,分析了饱和岩石和干燥岩石界面位置对混凝土底板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100.
深部岩体力学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当今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地球浅部矿物资源逐渐枯竭,资源开发不断走向地球深部。目前煤炭开采深度已达1 500 m,地热开采深度超过3 000 m,有色金属矿开采深度超过4 350 m,油气资源开采深度达7 500 m,深部资源开采已成为常态。但是深部资源开发中常伴随着重大灾害事故,难以有效预测与防治,一方面说明深部岩体可能存在着完全异于浅部的力学本构行为,另一方面说明目前岩石力学理论发展已滞后于人类岩土工程实践活动,难以进行有效、科学指导,亟待探索和开拓。目前人们对超深部的岩石性质和行为还缺乏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尚未建立。深部是什么?多深算进入深部?浅部和深部有什么本质不同?经典力学理论能否描述超深部岩体力学行为?如何揭示深部岩体开发扰动影响下那"看不见,摸不到"的黑箱力学过程?深部环境(如地震地质环境、化学环境、热力学环境和微生物环境)如何对能源开发与存储、CO2与核废料地质处置等重大工程发生在岩石中的微观过程共同产生影响等等,这些重大的、基础性岩石力学科学问题亟待人们做出回答。从煤炭开采中的岩石力学问题研究入手,对以上深部岩体力学的一些共性的概念性和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指出深部静水压力是深部岩体应力状态的典型基本特征。深部不是深度,而是一种力学状态。发展有别于传统岩体力学的基于应力空间路径的采动岩体力学。提出将CT技术、3D打印技术和分形重构方法及应力冻结技术相结合的深部岩体力学的可视化研究手段,再现深部岩体在开发扰动下应力变化、裂隙演化、体积破裂、塑性失稳以及微观渗流等的力学行为和过程。这些工作将为深部岩体力学研究带来方法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