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5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49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选取3类不同来源的6种天然淀粉与带鱼肌动球蛋白,依照传统制芡工艺制备共混面团,对比它们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所有共混面团均存在明显的剪切稀化现象(n<1)。共混物的触变性呈现豆类源>禾谷源>薯类源的趋势。BS-AP(豌豆-肌动球蛋白)共混物的刚度值(K)最大,为17.23, PS-AP(土豆-肌动球蛋白)对应值最低,为4.02。共混物中分子相互作用强度显示肌动球蛋白和淀粉之间仅存在物理键连接(Z''>0)。蠕变分析结果与流动性结果一致。回复结果显示豆类源共混物面团弹性回复性能明显高于其它组,其中BS-AP共混物的Je/Jmax值最大,达到了71.14%,显著高于MS-AP(绿豆-肌动球蛋白)共混物(64.45%)。温度阶升扫描结果显示肌动球蛋白和淀粉在共混物凝胶过程中相互作用较弱,凝胶网络是独立的。综合来看,豆类淀粉-鱼肌动球蛋白共混物面团更适合采用滴漏法生产,而薯类淀粉-鱼肌动球蛋白共混物面团更适合采用挤出法生产。  相似文献   
52.
本文建立同时检测海水鱼中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对部分海水鱼可食用部分及内脏中的4种嘌呤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使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水-甲醇-冰乙酸-20%四丁基氢氧化铵(V/V/V/V=879/100/15/6)为流动相,设置流速为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10μL时,4种嘌呤可完全分离且峰型较好。经方法学验证,得出此方法在0.1~400 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98~1.0000之间,方法检出限范围0.0465~0.1056 mg/L。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精密度RSD在0.0200%~0.7000%之间,样品处理重复性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依次为1.2421%,0.9711%,0.8836%,1.9727%。加标回收率在94.2888%~102.9188%之间,适用于海水鱼中4种嘌呤的测定。经检测,不同种类海水鱼可食用部分(鱼眼睛、腹部鱼肉、背部鱼肉、鱼皮)嘌呤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海鲈鱼、大菱鲆、金仓鱼、黄花鱼、美国红鱼、踏板鱼、鳕鱼。  相似文献   
53.
杨胜平  章缜  程颖  钱韻芳  谢晶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2):228-236
低温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方法,然而仍有部分耐冷菌能适应低温环境,继续生长繁殖并最终导致水产品腐败变质。为了解不同培养温度对腐败希瓦氏菌生长动力学参数及细胞膜理化特性变化的影响,以水产品中典型的耐冷腐败微生物腐败希瓦氏菌模式菌株DSM6067为研究对象,对细菌的生长情况、细胞膜脂肪酸组成、膜蛋白含量、细胞微观结构和细胞膜流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败希瓦氏菌模式菌株DSM6067分别在30,10℃和4℃培养条件下经3.35,25.94 h和122.03 h的延滞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腐败希瓦氏菌虽在低温环境下培养增速较为缓慢,但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继续生长。腐败希瓦氏菌在相应培养温度下的对数生长中期,30℃条件下细菌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仅43.36%,其中C16:1(棕榈油酸)为26.62%,而4℃培养下细菌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51.0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含量高达46.66%,低温培养下细菌细胞膜中C16:1含量显著增加;细菌细胞膜蛋白表达量随培养温度的降低而有所上升;腐败希瓦氏菌微观结构观察显示,低温培养下的细菌细胞膜较为平滑,胞内空泡较少,细胞体积略大;在低温适应过程中,细菌细胞膜流动性增强。腐败希瓦氏菌细胞膜理化特性所产生的变化为细菌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生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在铁基催化剂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的高活性有色金属钼元素是否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改善直接液化反应性能,在煤粉负载的FeOOH催化剂上,分别引入粉末状钼化合物、油溶性钼化合物和水溶性钼化合物三种不同形态的钼源,在氢初压为6 MPa、反应温度为455℃的条件下进行催化剂的高压釜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粉体类形态的含钼催化剂并不能改变煤的转化率,而仅能较小幅度地提高沥青烯向油的转化率,其主要原因是活性金属钼没有在煤浆中高度分散。添加油溶性钼和水溶性钼均为有效的添加形式。油溶性钼化合物的油溶性可以使活性组元钼高度分散于煤液化溶剂中,在液化条件下转化为高分散的MoS2活性相与煤紧密接触并反应,并有效防止反应过程中大分子的团聚。以共沉淀和浸渍两种方式引入的水溶性钼源高度分散在了反应物煤粉上,形成纳米级颗粒并与煤粉充分有效地接触,显著提高了煤转化率及油产率。其中,铁钼共沉淀的方式使铁与钼两种活性组元形成高度结合的固溶体形态,使用的钼源价格适中,且制备流程简单,在钼的添加量为mMo∶m干煤=0.2%时,与基准FeOOH催化剂相比...  相似文献   
55.
宗琳  陈晨伟  陈智杰  谢晶 《中国塑料》2020,34(8):101-112
综述了淀粉/聚乙烯醇(PVA)活性包装薄膜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主要对从不同比例共混、疏水改性、增强改性等方面对淀粉/PVA薄膜的改性研究,从功能特性和活性物质对薄膜性能的影响2个方面对淀粉/PVA活性薄膜研究和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以淀粉/PVA为基材的活性包装薄膜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采用中试装置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段串联费-托合成工艺以及传统的单段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进行了模拟试验。对装置试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两种工艺的性能比较。在相同合成气处理量或相同装置产油量条件下,与单段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比较,两段串联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所需的催化剂量少20%以上,反应器单位体积有效利用率高;降低气体循环总量约60%,降低了能耗和操作费用;装置集成度高,可以减少部分设备,减少初期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57.
基于DM642的H.264编码实现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H.264编码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在对H.264标准中帧内及帧间预测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种改进算法:帧内预测时,采用直方图的自相关特性进行快速模式判别;帧间预测时,采用运动估计块匹配过程中得到的绝对值误差和作为中途停止条件,结合运动搜索预处理及残差纹理分析进行模式判别.这2种算法均大幅提高了编码速度.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DM642芯片及H.264编码器的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处理器的并行特性和计算资源等以优化编码器.实验结果表明,在图像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编码速度提高到15帧/s,部分序列达到18帧/s,码率上升8%.  相似文献   
58.
目的:以4-磺基苯甲酸钾盐为原料合成丙磺舒钠的遗传杂质。方法:以4-磺基苯甲酸钾盐为原料生成酰氯,与乙醇或异丁醇反应生成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羧酸。结论:(1)在生成酰氯过程中,用4-磺基苯甲酸钾盐与氯化亚砜回流4小时收率最高。(2)在与醇成酯中,采用过量的乙醇或者异丁醇与4-(磺酰氯基)苯甲酰氯反应进行最完全。(3)碱性环境酯在室温条件下即可水解。  相似文献   
59.
数据库技术、文语转换技术和CTI语音卡集成技术共同构建语音通知系统,利用通信终端的Dtmf编码实现语音卡与信息接收者之间交互。可根据不同的单位进行实际部署,提高管理水平及日常工作效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0.
为深入研究典型页岩在高法向压力条件下的各向异性剪切断裂力学特性和断面形貌特征,对龙马溪页岩开展了3种典型层理方向(arrester, divider和short-transverse)和5种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的双边槽直接剪切试验,并使用激光扫描仪对剪切断面进行扫描与重构。结果表明,Ⅱ型断裂韧度(KⅡc)在divider方向最大,arrester方向次之,short-transverse方向最小,表现出强烈的三维各向异性。相比之下,临界Ⅱ型能量释放率(GⅡc)在arrester和divider方向较为接近,未表现出明显的三维各向异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剪切阶段峰前输入的能量与GⅡc具有相同的各向异性特征。研究结果还表明,高法向压力提高了Ⅱ型断裂强度参数,但各向异性程度并没有被削弱。此外,受层理弱面影响,页岩在Ⅱ型断裂过程中仍会产生拉伸裂纹,最终形成粗糙的剪切断裂面,且页岩剪切断面分形维数、粗糙系数和粗糙面起伏度均表现出显著三维各向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