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73篇 |
免费 | 1082篇 |
国内免费 | 70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32篇 |
综合类 | 946篇 |
化学工业 | 1805篇 |
金属工艺 | 957篇 |
机械仪表 | 931篇 |
建筑科学 | 1646篇 |
矿业工程 | 827篇 |
能源动力 | 311篇 |
轻工业 | 2433篇 |
水利工程 | 750篇 |
石油天然气 | 577篇 |
武器工业 | 180篇 |
无线电 | 159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45篇 |
冶金工业 | 718篇 |
原子能技术 | 199篇 |
自动化技术 | 19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8篇 |
2023年 | 577篇 |
2022年 | 611篇 |
2021年 | 674篇 |
2020年 | 484篇 |
2019年 | 585篇 |
2018年 | 544篇 |
2017年 | 296篇 |
2016年 | 324篇 |
2015年 | 437篇 |
2014年 | 1027篇 |
2013年 | 749篇 |
2012年 | 809篇 |
2011年 | 874篇 |
2010年 | 721篇 |
2009年 | 733篇 |
2008年 | 807篇 |
2007年 | 842篇 |
2006年 | 695篇 |
2005年 | 686篇 |
2004年 | 625篇 |
2003年 | 589篇 |
2002年 | 449篇 |
2001年 | 500篇 |
2000年 | 446篇 |
1999年 | 335篇 |
1998年 | 289篇 |
1997年 | 219篇 |
1996年 | 226篇 |
1995年 | 271篇 |
1994年 | 209篇 |
1993年 | 190篇 |
1992年 | 179篇 |
1991年 | 150篇 |
1990年 | 199篇 |
1989年 | 139篇 |
1988年 | 108篇 |
1987年 | 82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67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38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46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28篇 |
1978年 | 22篇 |
1957年 | 6篇 |
1956年 | 7篇 |
1954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世界第一台变频变压器(VFT)已于2004年年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knglois变电站安装完工。VFT不同于传统的高压直流(HVDC)技术,它可以“即插即用”,可望解决输电的能流控制。安装在knglois变电站的VFT容量为100MW,功率因数0.9,可以连续运行,任意方向上的能流控制能力高达100MW,可以跨越异步系统边界传输电力。安装了这台VFT后,魁北克水电变电公司电网问的互联能力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993.
994.
针对PSCAD/EMTDC下MMC仿真模型仿真速度慢,进行多工况优化设计与重复仿真效率低等问题,基于Matlab以M语言构建了MMC的快速仿真平台。该快速仿真平台的电气部分采用Dommel算法求解,控制部分采用梯形积分法求解。阐述了电气部分各主要元件的Dommel算法建模方法,提出了电气部分的求解方法以及电气部分和控制部分的联立求解方法。通过与基于PSCAD/EMTDC的MMC详细电磁暂态程序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Matlab的M语言MMC仿真平台的正确性。所开发的MMC快速仿真平台可以作为MMC阀损计算,过电压计算等需要多工况优化设计与重复仿真的内核仿真程序。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相控变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和电压源变流器的高压直流(VSC-HVDC)共同组建由电压源变流器(VSC)和相控变流器(LCC)组成的混合HVDC输电系统,可有效实现对两种HVDC输电技术的优势互补。此处设计了由VSC整流器和LCC逆变器组成的双端混合HVDC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分别给出了VSC整流器和LCC逆变器系统模型及详细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RTDS硬件在环的混合HVDC输电系统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混合HVDC输电系统中,两端变流器可以独立调节直流系统的传输功率;当发生直流侧短路故障时,该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并在故障清除后快速恢复正常运行。证明了所设计的混合HVDC输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6.
997.
1000.
为了提高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极限,挖掘其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潜力,构建了基于氢能的风-火耦合多能系统.建立了风-火耦合多能系统的设计框架,包括设计原则、系统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等,提出了富裕风电制氢支撑的风-火耦合多能系统的总体结构;考虑经济性、能源利用、"双碳"目标、可靠性这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风-火耦合多能系统的多尺度评价指标及其数学模型,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占比;以某地区拟建的风-火耦合多能系统结构设计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