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30篇
无线电   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首先叙述了基于TETRA标准的数字集群系统基站控制单元工作原理和设计思想,在介绍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用VHDL语言及CPLD技术设计基站控制单元的研究思路。仿真结果验证了CPLD技术在数字集群系统基站控制单元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2.
多区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及其越区切换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区制是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多区集群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其特点。在参照蜂房网的越区切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区集群系统的越式切换的简单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3.
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因具有峰均比低、适用于高速率传输的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对其信道估计性能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针对传统一维MMSE估计算法性能较差,而二维算法运算复杂度又较高的问题,依据信道的时频分离特性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二维MMSE信道估计算法。将二维估计转化为两个一维估计,再通过改进的SVD算法减小一维估计的复杂度,并通过在帧结构插入特殊字(UW)序列作为循环前缀来减小系统开销,进行噪声方差估计。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比传统的LS及MMSE信道估计算法在未编码系统及编码系统中的性能都更好,且运算复杂度比传统一维MMSE算法更低。  相似文献   
64.
数字集群系统离散接入主控信道的性能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字集群系统的离散接入原理和性能。根据系统的初始呼叫强度和离散接入帧长推导出系统主控信道总的业务量、接入时延及每时隙的平均接入个数,并分析了离散接入帧长对上述参数的影响。所得结论对于数字集群系统的开发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5.
王孝  王彬  谭学治 《移动通信》2001,1(2):44-45
以往的4×4矩阵式键盘电路,一般需要占用单片机的8个I/O口。本文介绍的电路利用少量的外围元件,只需要占用单片机的一个I/O即可完成相同的功能,特别适用于键盘与单片机较远的场合使用。具有联线数量少,电路简单,抗干扰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66.
常疆  张乃通  谭学治 《无线电工程》2002,32(2):U005-U008
作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PMR)的数字集群系统,与传统的模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提供更广泛的业务服务,以数字集群系统代替传统的模拟集群系统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区域覆盖技术是集群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合理的区域覆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还可以降低系统运行的成本。该文以泛欧集群无线系统(TETRA)为例,介绍了数字集群系统中的区域覆盖技术,并对各种覆盖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7.
认知无线电及其原始用户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知无线电系统必须能够及时检测到原始用户的工作状态以避免形成相互干扰,论文主要讨论用于频谱感知的信号检测理论。大部分人工合成的信号都可以看成是循环平稳随机过程,利用谱相关函数可以有效地检测这些信号,文中主要考虑用循环谱密度监测原始用户的可行性。此外,文章还对认知无线电中的协作检测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浅谈无线电对讲机模拟转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无线电对讲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详述了其由模拟转为数字的必然趋势;接着介绍了数字对讲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有代表性的几种数字集群系统:最后概述了数字对讲机给通信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9.
孙鹏飞  张成文  谭学治   《电子器件》2005,28(2):442-445
集群系统组呼要求交换机具备大的汇接交换容量,因此提出了组呼汇接交换的几种方案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中,IP软交换和IP组播技术应用改善了大容量汇接交换的话音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是下一代集群系统交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论述了利用IP组播实现集群组呼交换需要的协议和对IP网络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随着IP技术的发展及IP网络的普及,以及国内专业用户对集群通信系统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针对国内目前公安无线集群通信的现状以及各地市间公安通信网络的建设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IP网络的集群系统联网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应用了局域网互联、IP软交换、IGMP组播、VoIP、大型联网中心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实现省、地市、县三级集群系统的漫游联网;同时提出了基于异型网关的不同厂家集群系统互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