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8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79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1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铁口开口机是炉前四大机械之一,对铁口维护影响很大。国内现用开口机的结构型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钻机本身、回转机构及钻机前进后退的驱动机构。钻机运动是纯转动,回转机构有远距离操纵的,也有人力驱动的。而钻机在水平导轨上实现前进与后退动作,它也有马达驱动  相似文献   
32.
顶吹转炉内金属液滴的产生、运动及传热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保卫  贺友多 《金属学报》1995,31(16):145-151
本文开发了一个普适的顶吹转炉内金属液滴的产生、运动及传热的数学模型,在对炉内气体的流动、燃烧及传热研究的基础之上,引进液滴产生的分布函数,用概率模拟的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液滴的随机产生(尺寸、位置及初速度),在Langrangian的框架下跟踪了液滴的运动,计算了液滴的传热及温度变化,最后对所有液滴进行统计,给出了一些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平均停留时间、平均传热量、平均上升最大高度等)的统计平均值。应用该模型计算了180t转炉内液滴的产生、运动及传热情况,结果表明液滴在转炉内二次燃烧过程的传热中是一种重要的传热方式  相似文献   
33.
文中将在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正态分布函数,并采用逐项积分的方式将二元系代表点邻近区间内所有点的性质和多元系点的性质联系在一起,以达到改进模型的目的。利用改进后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计算了In-Sn-Zn和Ag-Bi-Sn两个液态合金体系的相关物化性质,所得预测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了这一改进思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针对宝?#连铸机结晶器的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了流动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浸入式水口的浸入深度、水口侧孔倾角和拉速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浸入深度、水口侧孔倾角和拉速有利于夹杂物的上浮,减小液面波动.  相似文献   
35.
根据Fr和Re准数相似的原则,建立了双辊薄带连铸机的1:1水模型,并设计了新型的布流系统.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熔池内流体的流动状态,分析了布流系统结构对熔池内流场的影响.利用三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侧封板处的流场分布.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6.
针对氢在MgO(111)表面的吸附问题,结合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氢在MgO(111)表面的势能面和4种可能吸附位置及2种不同吸附方式的能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吸附H原子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H2分子在MgO(111)表面垂直吸附时均为物理吸附,最优吸附位置为fcc,而平行吸附时均为化学吸附;H原子在Mgo(111)表面的hcp和on-top吸附位置处的吸附能相差不超过0.1 eV;电荷密度计算观察到吸附H原子后,与H原子最近邻的Mg原子表面发生了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37.
乙二醇溶剂中纳米铜镍复合粉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高分子保护剂,乙二醇为溶剂,在60℃恒温水浴中,用水合肼还原二价铜、镍盐,合成了铜镍纳米复合粉末.研究了铜镍前驱体浓度比对产物组成的影响,PVP加入量对合成铜镍复合颗粒尺寸的影响.对制得的样品用XRD,TE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中的铜镍比随着反应物中铜镍比的增加而增加,铜镍复合纳米颗粒的粒度随着PVP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溶液中的Cu2 和Ni2 的比例以及PVP用量得到不同组成和粒度的铜镍复合纳米粉.  相似文献   
38.
为优化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的结构,通过水力学模拟研究了双辊溶池内流体的流动,并使用浪高仪对双辊溶池内的液面波动进行了测量。重点分析了不同分配器结构尺寸、不同溶池高度以及流量(拉速)等参数对溶池内液面波动的影响,从而为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钢铁生产过程CO2的资源利用问题将对我国CO2减排任务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以CO2在钢铁工业中的资源化利用为出发点,分析了国内外CO2气体作为反应气体、搅拌气体及保护气体等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CO2用作反应气体主要应用在BOF转炉炼钢、不锈钢生产及钢渣碳酸化处理;CO2用作搅拌气体主要应用于转炉底吹、钢包搅拌及LF炉精炼;CO2用作保护气主要应用在出钢、中间包及连铸等工序.利用CO2用于钢铁生产具有成本低、热力学条件好、密度大、搅拌能力强及实现CO2资源利用等优点,CO2喷吹之后反应体系中CO2的利用率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为掌握冶金反应过程中氧在气-固两相间的迁移动力学,采用氧同位素交换技术研究了1373 K时固体铁氧化物与CO2-CO气体的氧同位素交换反应,考察了气相氧分压(CO2/CO比值)对氧同位素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前期,反应速率随时间急剧下降,后期缓慢下降,反应前期和后期的控制性环节分别为界面化学反应和氧在铁氧化物内的扩散;氧分压的提高有利于氧同位素交换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