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简要介绍内昆铁路的建设意义及其沿线草海自然保护区的概况以及保护以黑颈鹤为代表的珍稀鸟类的重要意义。对内昆线威宁段有隔声屏障的地段的噪声进行实测并对沿线其余路段的噪声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内昆线威宁段铁路噪声对草海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52.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活的安全隐患.使用Paneldata模型进行不同路段交通事故的统计回归分析.分别介绍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相关检验,并应用于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事故分析.Hausman检验表明,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更加合理、适合于高速公路事故分析.同时可识别路段间的差异,快速定位事故高发路段.  相似文献   
53.
连续模式识别技术在交通安全诊断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直接诊断交通安全技术在排查交通安全隐患过程中,因为不能排查到小范围内事故的集聚,可能无法准确地捕捉事故发生异常路段的边界。针对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交通安全甄别方法:连续模式识别技术,通过连续移动并对每个移动间隔进行识别可以挖掘出事故的潜在问题,准确找出具体类型事故异常的路段。给出了此方法分析步骤和操作要点,研究了连续模式识别技术定量事故异常程度的计算方法。此方法计算的重复性可借助计算机编程实现,操作简单,作为交通安全诊断的一种工具,通过正确判别交通隐患位置,从而做出相应对策,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4.
基于聚类分析的多指标人行步道服务水平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人行步道服务水平评价方法中,行人的主观判断及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对评价结果准确性有较大影响.为此,作者以北京市中心城的35条步道为样本,从规划人员及行人关心的步道设施、安全性、舒适性及方便性等方面,选取了17个影响步道服务水平的因素,通过模糊聚类方法对步道进行归类并判定各类步道的等级,继而通过因子旋转消除多指标评价中指标间的相互作用,最后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一种人行步道服务水平评价方法,此方法可以对规划中的步道进行服务水平评价,同时因不需行人对步道的主观评价调查,减少了人行步道服务水平评价的工作量.同时,对选取的35条步道进行了"行人对步道的主观评价"调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行人的主观评价调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5.
基于成都市二环高架复合道路临街建筑噪声垂向分布测试结果以及实验条件下的工程降噪措施降噪效果,采用Cadna/A软件模拟预测综合降噪措施对高架复合道路临街建筑的降噪效果。结果表明:纯电动公交对高架复合道路临街建筑的降噪效果仅为0~0.1 dB(A);OGFC路面主要降噪频段为交通噪声频段,对临街建筑的降噪效果不超过4.1 dB(A);等效高度3.5 m顶部弧形声屏障和等效高度1.5 m高透明折臂声屏障预测降噪效果分别为0~5.2dB(A)和0~2.5 dB(A),仅对声屏障声影区内的楼层有一定降噪效果,对低层和高层楼层降噪效果不明显;对声源和传播途径采用综合降噪措施后噪声水平依然较高时,可使用隔声窗保证临街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6.
 以厦门海底隧道陆域段为工程背景,通过模型试验研究注浆、小导管、正面锚杆及其组合措施对该段土质围岩的未支护段破坏模式和掌子面破坏模式的加固效果,分别从围岩破坏荷载、围岩位移和初期支护安全性3个方面分析预加固措施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个措施比组合措施的控制效果差,同时单个控制措施与围岩类型存在适应性;对单个措施控制围岩破坏程度而言,注浆比小导管和正面锚杆好;正面锚杆对地中位移影响不明显,但对掌子面位移控制效果比小导管好;初期支护的轴力和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与预加固措施控制效果有关,而最大弯矩的位置与破坏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57.
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生活质量的损失计量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活质量的损失是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的重要部分,文章分析了国际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生活质量损失的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活质量损失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生活质量经济损失的计量模型,并对北京市1993年道路交通事故受害者的生活质量的损失进行了实际测算。  相似文献   
58.
为了分析Bornitz模型在列车通过路堑段引起的地面环境振动预测中的适用性,对郑西客高速铁路某路堑段的环境振动进行了现场测试,利用测试结果反算Bornitz预测模型中的场地衰减系数。根据不同测点得到的衰减系数的离散程度,分析了Bornitz模型对路堑段环境振动的预测精度。由此表明Bornitz预测模型可以反映路堑段地面环境振动的衰减规律,但对振源附近地面环境振动的预测精度较差,而随着离振源距离的增大其预测精度即可逐渐提高,并将能适用于远场地面环境振动的预测。  相似文献   
59.
温度和有效应力对砂岩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探讨温度和有效应力,尤其是温度对渗透率的影响机理,在不同温度水平和不同有效应力水平下,分别进行了砂岩的孔隙度试验和渗透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砂岩岩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减小,但孔隙度的减小幅度大大小于渗透率的减小幅度;而在有效应力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砂岩岩样的渗透率减小幅度很大,但孔隙度的变化却很小。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初步提出了温度和有效应力对砂岩渗透率的影响机理。就本试验所用砂岩而言,有效应力对渗透率的影响主要在于有效应力对孔隙,尤其是对喉道的压缩作用;而温度对渗透率的影响则主要在于随温度升高而加剧的粘土矿物的分散作用(可能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以及砂岩骨架的热膨胀对喉道的压缩作用。  相似文献   
60.
邛崃市污水处理厂A~2/O微曝氧化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邛崃市污水处理厂采用了微孔曝气A^2/O氧化沟工艺,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参数选择及微孔曝气器与潜水推进器的布置方式,并总结了运行经验和设计体会。实际运行一年多来,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