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45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高性能混凝土在盐溶液中的抗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在盐溶液和水中的抗冻性.结果证明,高性能混凝土在盐溶液中的冻融破坏程度比水中更甚;采用在盐溶液中的冻融试验来评价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将更为严格,且该试验同时可获得冻融作用对混凝土渗透性影响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
建筑节能与防火安全并举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在相关国家节能政策和技术规范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不断深入,节能标准不断提高;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部分地区执行更高的65%节能标准;并形成了多样化、系列化、配套化的墙体保温材料体系及保温系统;确立了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为推动力的行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
建筑节材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阐述了我国建筑业材料消耗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在建筑节材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我国建筑节材问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4.
高性能混凝土抗冻性与孔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霄龙  卫军  巴恒静 《工业建筑》2003,33(8):5-7,27
以冻融作用为试验条件 ,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孔法和压汞法测试混凝土的孔结构 ,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冻融耐久性与其孔结构变化的关系。研究证明 ,正是高性能混凝土良好的孔结构赋予其优异的抗冻耐久性  相似文献   
25.
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流程中的四个主要环节,结合实际分析了各主要环节具体的标准需求,并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框架、以及后续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相似文献   
26.
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建筑材料行业是以“高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为特点。这显然背离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不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此,世界各国均致力于推动建材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大的收效。  相似文献   
27.
建筑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近年来建筑物室内冬季供暖、夏季降温耗费大量能源,造成我国石油、煤炭化石燃料和电力等能源供应经常出现季节性紧缺,因此新型建筑围护结构就和节能紧紧联系在一起,对建筑进行节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建筑节能反映到围护结构上,就是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温,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8.
通过测定掺不同种类再生微粉水泥净浆的减水剂用量和流动度经时损失,以正交试验为研究手段,并结合ASAP2020比表面积测试仪和SEM进行微观分析,重点探讨不同种类再生微粉和高效减水剂对净浆流动性能的影响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颗粒形态差、比表面积大是导致再生微粉浆体减水剂用量和流动度经时损失增加的重要原因;当再生微粉以30%掺量替代水泥时,掺不同种类再生微粉浆体的减水剂用量和流动度经时损失均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掺再生混凝土微粉浆体掺再生砂浆微粉浆体掺再生砖粉的浆体纯水泥浆体。  相似文献   
29.
渗漏水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之一。综合来看,地下渗漏具有工程规模小、影响大,且治理技术难度大、工序多、要求高等特点。在分析总结上述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行业标准JGJ/T 212—2010《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的部分内容,探讨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展望了如化学注浆等技术热点。  相似文献   
30.
简要回顾了我国绿色建材相关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及其标准化发展进程,针对我国绿色建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