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0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曲轴箱模拟试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含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简称MoDDP)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及摩擦学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发射光谱(ICP)、紫外荧光硫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对曲轴箱模拟试验前后油样及其润滑钢球磨斑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DD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有效提升油品初始氧化温度,降低曲轴箱模拟试验中油样的氧化程度;曲轴箱模拟试验中,MoDDP的加入使高温沉积物明显增多。沉积物元素分析结果显示,S,P,Mo等MoDDP特征元素是其重要组成;曲轴箱模拟试验后,油样润滑性能显著降低,结合油液元素分析及摩擦副表面分析认为,试验造成的液相中S,P,Mo元素的流失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2.
利用曲轴箱模拟试验对润滑油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抗氧化性进行考察,采用红外光谱(FT-IR)及能谱分析仪(EDS)对氧化油样和铝板沉积物进行了表征。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曲轴箱试验前后油样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EDS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及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添加剂MoDTC在中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有效提高油品氧化安定性;高温环境下,含添加剂油样的抗氧化性能随添加量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铝板沉积物量随MoDTC添加量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元素分析结果表明,MoDTC分解产物是铝板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验条件下,氧化降低了MoDTC添加剂的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对抗磨性则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3.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以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的层位赋存有相当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马家沟组在鄂尔多斯盆地有广泛分布,其中马一段、马三段、马五段以白云岩、硬石膏岩和盐岩为主,夹少量石灰岩;马二段、马四段、马六段为石灰岩和白云岩.运用沉积学与地球化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马家沟组的沉积环境,认为:马一段、马三段和马五段沉积时期气候干热,海平面下降,盆地东部龙探 1 井区一带主要为台地蒸发岩相沉积,发育了膏盐岩和盐岩沉积,其周边则发育了一套白云岩夹薄层硬石膏岩的含膏云坪相沉积,在盆地东部周边地区主要沉积了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和细晶白云岩的云灰坪和局限海相沉积.马二段和马四段沉积期气候湿热,海平面上升,研究区主要发育了石灰岩夹少量白云岩的开阔海相沉积,周缘地区发育了白云岩和灰岩互层的云灰坪或白云岩为主的局限海相沉积.并建立了马家沟组的沉积模式,绘制了马家沟组各个岩性段的岩相古地理平面图.  相似文献   
44.
涂川  邵毅  那杰夫 《冶金设备》2012,(Z2):54-57
为解决鞍钢1700工艺设备老化落后等问题,2011年对生产线部分设备进行了技术升级改造。本文介绍了本次技术改造的具体方案及开发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5.
在内涵上,本文与第四期所刊登《地勘单位改革时机到来》一文具有延续性。地勘单位改革的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嫁接、移植国企改革的成功经验,一步到位实施股份制改革,形成"国字号"的探采一体化矿业企业是地勘单位最值得尝试的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46.
Based on the detailed petrographic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egion of the Weiya gabbro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bbroic rock consists mainly of gabbro, with less amount of ultra-mafic rocks. The ultra-mafic rocks show cumulate texture and are gradually transitional contact with gabbro,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cumulate products of parental magma. The ultra-mafic rocks consist mainly of spinel periodite and spinel clinopyroxenite. The form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olivine (65%-70%), spinel (10%-15%), hornblende (5%-10%) and phlogopite (5%-10%); the latter consists mainly of clinopyroxene (70%-80%), spinel (15% 20%) and phlogopite (0-10%), with minor amounts of carbonate (0-2%). No olivine or orthopyroxene is found. The gabbro is composed mainly of clinopyroxene (35%-40%), plagioclase (An 55-65, 40%-45%), hornblende (5%-15%), with variable amounts of carbonate (0-5%). Petrographic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Weiya gabbroic rock is water-rich due to intensive intra-continental A-type subduction occurring in this region during late Permian to early Triassic.  相似文献   
4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类重要食源性致病菌。本研究共采集上海市部分超市、农贸市场及生产基地的4大类(生鲜肉、鸡蛋、牛奶和果蔬)共437份食用农产品样品,按照GB 4789.30-2010方法对其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分离、鉴定,利用多重PCR方法对收集的分离株进行血清组分型。结果显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总检出率为14.9%(65/437),生鲜肉、鸡蛋、牛奶和果蔬中的污染率依次为27.2%(61/224),3.4%(2/58),2.0%(1/51)和1.0%(1/104);79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可被分为5个血清组:1/2a或3a(55.7%,n=44),1/2c或3c(21.5%,n=17),1/2b或3b或7(17.7%,n=14),4a或4c(3.8%,n=3)和4b或4d或4e(1.3%,n=1)。上述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农产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污染,且部分分离株有较高的致病性,该结果为上海地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流行病学的风险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8.
给煤机是燃煤发电机组的重要辅助设备,是制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燃煤机组的安全生产运行。针对某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制粉系统给煤量振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经过控制逻辑优化及调试,长期运行未再出现给煤量振荡现象,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9.
本文采用透射光谱法测量Ge基底类金刚石薄膜(Diamond-like carbon,DLC)的光谱曲线.应用测量的光谱曲线,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构建目标优化函数,通过光谱反演法得到薄膜的厚度、折射率、消光系数.该方法得到的Ge基底类金刚石膜的光学参数与椭偏仪测试结果比对,折射率误差小于1%,厚度误差小于2%.并且将薄膜的...  相似文献   
50.
<正> 一、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现状 1979年芬兰生产首台20t/h商业化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到目前,世界有216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在运行和安装,或已定购和正在建造中,遍及欧洲、北美、日本、中国、南朝鲜等国。循环流化床技术与鼓泡流化床技术一样,原出于化学工业中的一种燃烧工艺技术。1975年西德鲁奇公司把这项技术用于锅炉燃烧。其流程和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历经10年后,这种锅炉已显示了优于鼓泡流化床的特点,发展极快,锅炉容量由50、150、270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