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34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邹县电厂3033t/h超超临界锅炉吹管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第一台使用炉水循环泵启动系统的3033t/h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特点,通过分析计算,比较了目前主要的两种锅炉吹管工艺的优缺点,并指出超超临界锅炉不宜采用稳压吹管,而应采用熄火降压吹管,给出了吹管压力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92.
电厂锅炉变氧量运行经济性分析及经济氧量的优化确定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电厂锅炉炉膛出口运行氧量发生变化时,其它主要的运行经济指标如灰渣未燃烬碳含量,排烟温度,送引风机总电耗、主汽温度、再热汽温度以及减温水量都将发生变化,该文综合上述所有经济指标的影响,给出了氧量引起的净供电煤耗变化率的分析方法,并以供电煤耗作为优化目标,确定了机组的经济运行氧量,以一台300MW机组为例的分析表明,参与调峰运行的机组通过改进氧量控制,能有效降低运行可控损失,提高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对常用风量测量装置特性的分析比较,阐述了双文丘里管在电站锅炉上的应用优势,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双文丘里管进行优化设计和安装形式上的改进。在电厂进行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
为了实现传统故障录波器兼容IEC61850通信协议,增加故障录波器通信方式,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结合模块化设计思想,建立服务端模型,并对模型中的主要类进行设计.根据传统故障录波器采集模块的特点,选取IEC61850-8-I中的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报文制造规范(MMS)作为服务端模型通信协议.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调度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根据故障录波器监测对象的特点建立相应的逻辑节点,有利于服务端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5.
在UP-TECH S3C2410 DVK1.1开发平台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触摸式的嵌入式掌上娱乐系统。本系统主要包括多媒体播放器和游戏的基本功能。本系统可以播放现有的大多数的音频视频文件;设计了嵌入式游戏,增加了系统的娱乐性。使用触摸屏方便作为人机交互的平台。采用跨平台性能良好的Qt4设计了应用程序和人机界面,界面友好,汉化显示,美观,操作简便,运行流畅。整个系统模块化设计,充分考虑了软件系统自身所占的存储空间以及可扩展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6.
网格是一种复杂的分布式计算系统,研究其网格服务对网格作业的调度算法的分布式部署和性能分析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网格服务调度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考虑了具有不同的输入速率和输出速率的作业队列,提出了清空型调度策略和服务调度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分布式部署问题,计算了系统QoS性能指标,指出了稳态吞吐量、稳态响应时间与负载系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结合原弹性管束的结构及工作特点,提出了弹性管束的优化结构。理论推导了弹性管束的端部受力特性,并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管束振动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其面外、面内振动的振型、固有频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弹性管束相比,新型弹性管束端部截面所受弯矩不足原管束的1/6,安全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固有频率较原管束低,更易于在外流的激励下产生振动;单位容积的传热面积相应增加24.7%。  相似文献   
98.
基于烟气成分分析的电站锅炉入炉煤质监测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了基于烟气成分分析的电站锅炉入炉煤质监测模型,利用较容易测量的烟气气体含量和燃煤灰分数据,结合煤中元素成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通过软测量技术,实现了锅炉入炉煤元素成分和发热量的全面监测。现场试验表明:燃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实验室分析结果和模型计算值的偏差在-684~895kJ/kg之间。本文提供了入炉煤质的监测方法,与机组性能监测、能损诊断系统相配套,完成入炉煤元素含量、发热量以及机组运行经济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
为了满足激光测量机器人对各关节臂转角数据和激光位移传感器所测高度数据采集的同步性,文章设计了一种激光测量机器人数据同步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PROFIBUS总线和高速AD转换芯片来达到数据同步采集的目的。采用STM32F103RCT6作为整个系统的主控芯片,控制整个系统完成同步数据采集;由VPC3+C芯片实现PROFIBUS-DP协议,通过PROFIBUS总线完成对机器人各关节臂转角数据的传输;由16位高速A/D转换芯片AD4001完成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采样。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文中所设计的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具备硬件成本低、测量精度高、同步性好的特点,能够满足激光测量机器人对数据采集的同步性和高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恒热流传热实验台,对新型弹性管束管外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Re数下弹性管束的整体及局部换热性能。设计了电机驱动流体脉动装置,得到了不同脉动参数下弹性管束的传热及阻力特性,并拟合得到了各工况下的实验准则关联式。实验结果表明,在文中讨论参数范围内弹性管束的管外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可以达到固定管束的3倍以上,强化传热效果显著,且中间两根弹性管的表面传热系数要明显高于边缘两管。通过对比不同实验工况可以得出当流体脉动频率为15Hz时弹性管束的PEC值最高,综合换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