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293篇 |
免费 | 1853篇 |
国内免费 | 94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654篇 |
综合类 | 5796篇 |
化学工业 | 4672篇 |
金属工艺 | 1244篇 |
机械仪表 | 2497篇 |
建筑科学 | 2685篇 |
矿业工程 | 2109篇 |
能源动力 | 2521篇 |
轻工业 | 4199篇 |
水利工程 | 1694篇 |
石油天然气 | 2601篇 |
武器工业 | 257篇 |
无线电 | 321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59篇 |
冶金工业 | 1555篇 |
原子能技术 | 1140篇 |
自动化技术 | 30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89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345篇 |
2018年 | 396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383篇 |
2015年 | 379篇 |
2014年 | 5538篇 |
2013年 | 596篇 |
2012年 | 175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192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946篇 |
2002年 | 10679篇 |
2001年 | 13153篇 |
2000年 | 3185篇 |
1999年 | 1337篇 |
1998年 | 750篇 |
1997年 | 547篇 |
1996年 | 466篇 |
1995年 | 712篇 |
1994年 | 320篇 |
1993年 | 307篇 |
1992年 | 485篇 |
1991年 | 318篇 |
1990年 | 439篇 |
1989年 | 198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陶瓷工业的增氧烧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MGGasProducts有限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向窑内注入氧气,以降低窑中氮气含量、增加氧气浓度、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即人们所说的增氧燃烧技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具有氧化反应进行得快而完全、烧烧效率高等优点,从而改进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生产的适应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因此有因氧化不足而造成严重质量问题的工厂,如能成功地运用这一技术,就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获得投资回报,而且设备变动不大。该公司的TonyBonnett详细地分析了这种技术的优点,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具体设施及使用实例,观介绍如下:1烧成的四个阶段在间歇窑和… 相似文献
142.
146.
EXAFS研究FeCl3溶液中Fe^3 的区域环境结构随溶液浓度的变化,Fe^3 的径向结构函数表明,随着FeCl3溶液的浓度降低,第一配位峰的距离逐渐缩短。当溶液浓度从3.0mol/L降到0.2mol/L时,配位距离减小0.014nm,但振幅峰强度以0.8mol/L浓度为最小,其强度比浓的或稀的FeCl3浓度的低约30%。结构参数拟合结果表明,0.2mol/L FeCl3稀溶液中Fe^3 的近邻配位为6个H2O的O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3.0mol/L FeCl3溶液中Fe^3 的近邻配位为2个Cl^-和4个H2O中的O原子。0.8mol/L FeCl3溶液中Fe^3 的近邻配位有1个Cl^-和5个O原子。其结构无序相对较大,是Cl^-与O组成的扭曲八面体配位。 相似文献
147.
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制造的外科理疗牵引仪。该仪器采用闭环控制方式,在单片机的控制下接收键盘输入和力学传感器输入,驱动电机带动牵引机构实现牵引活动,同时将输入参数和运行状态输出显示,要用于对颈椎和腰椎疾病的治疗。运行表明,该仪器具有快速准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8.
本文结合某工程地下结构防水施工的工程实践,对地下室建筑夹层塑料成型板防排水的防水材料选择、施工步骤、质量控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新型的防排水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49.
在利用计算机辅助印鉴识别系统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计算机印鉴识别系统软件,可解决以往手工鉴别工序多,时间长等问题,具有实用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0.
一、前言 2001年,国际上材料基础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层出不穷,其中在若干方面还取得了重大突破。超导材料、纳米材料、信息材料等方面均有不少世界水平的发现与发明出现,引起世界轰动。这些新成果吸引了科技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的关注,并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热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