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20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探讨辣木多肽(MOPP)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建立衰老模型。建模成功后,分设正常组,D-半乳糖衰老组,维生素C组,MOPP低剂量(10 mg/kg)和高剂量(100 mg/kg)组。连续给药6周后,依试剂盒说明分别测定血清总抗氧化力(T-AOC),脑、心脏和肝脏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和丙二醛(malondiadehycle,MDA)水平。q RT-PCR法测定肝内Mn-SOD、Gu/Zn-SOD和CAT的m RNA表达。与衰老对照组相比,MOPP能分别有效提高衰老小鼠血清T-AOC能力(至13.73~17.98U/m L),及血清SOD(8.04~11.65 U/mg protein)、CAT(4.56~6.45 U/mg protein)和GSH-Px(7.28~10.65 U/mg protein)活性,并显著提升脑、心脏及肝组织中抗氧化物酶(SOD、CAT、GSH-Px)活力(p0.05)。同时,高浓度MOPP还能使血清、脑、心脏和肝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降低43.6%,44.7%,31.4%和56.0%(p0.05)。此外,MOPP干预还能增强肝脏中SOD、CAT和GSH-Px的m RNA转录。本研究结果提示MOPP能明显提高D-半乳糖致老龄小鼠体内的抗氧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不同氧化时间下水管用Q235碳钢MAO膜的孔隙率与孔径分布状态并利测试了膜的摩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Q235碳钢MAO膜的表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火山口"外形的微观形态。当氧化时间增加后,在MAO膜表面形成的孔隙数量也不断降低,膜表面孔隙率不断减小。当氧化时间增加后,粗糙度也不断增大,膜厚度也不断增大,但增长速率不断降低。所有MAO膜试样都达到了比碳钢基体更大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表现为随氧化时间增加而升高。在碳钢表面生长一层MAO膜可以显著减小磨损率。当氧化时间增加后,MAO膜磨损率先增大后降低。当氧化时间增加后,磨痕深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要求,根据现有实验室条件,运用相似原理和正交实验原理对C15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方法研究.采用3因素3水平均值相似正交法提出了研究水灰比、骨灰比、骨料粒径对混凝土空隙率、透水率和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方法,根据透水性混凝土性能要求确定了试配强度、水泥用量、水灰比、粗集料用量.最后提出根据所建立的正交试验表,利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确定最优配合比和各因素显著性的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分析不同因素、基于不同性质和目的的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4.
现实的推理是在时空中进行的,推理本身需要花费时间。传统的逻辑理论忽视了这一点,从而导致逻辑全能。为此,给出了相关的案例,表明现实的推理处于时间情景之中 同时,介绍了几个涉及时间的形式化理论,指出它们研究的是关于时间的推理,而非处于时间之中的推理 最后,阐述了一个新的逻辑理论——步进逻辑,认为步进逻辑体现了推理的时间情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进而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05.
电气化铁道并联电容补偿装置自投运以来屡屡出现电抗器烧损的严重惯性故障。本文作者利用Pro-tel软件对电气化铁道并联电容补偿装置过电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电抗器在投入运行时,要承受到交流峰值50kV的过电压;在断路器开断电容器组时,电抗器要承受91.2 kV的冲击过电压,进而提出在电容器和电抗器之间并联1台10 kV氧化锌避雷器,并进行实际运行验证,证明其电抗器过电压保护对策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6.
通过求解两同轴、平行、等高、上下底面分别共面的正棱台导体面的电容,给出了求解电容的分割组合法。该方法在理论上利用积分(或求和)可以求解两任意导体面的电容,具有通用性、实用性和简便性,最后验证了所得解答和解法的正确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107.
朗肯理论局限于求解墙背铅直且光滑,墙后填土位移达到极限状态的土压力,因而开展倾斜粗糙墙背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墙后黏性填土滑裂体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两部分,并基于非极限状态下的虚功原理,建立了能量守恒方程,推导了张拉裂缝深度及潜在滑裂面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土拱效应,并通过摩尔应力圆,得到了水平应力、竖向应力的表达式,由水平层分析法建立受力平衡方程,推求了倾斜挡墙黏性填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大小、合力作用点深度的理论表达式。当满足朗肯假设时,朗肯裂缝深度、滑裂面倾角、合力值为其特解。由两例模型试验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张拉裂缝深度与填土内摩擦角φm、填土黏聚力cm、墙土摩擦角δm、墙土黏聚力cwm、墙体位移比η呈正相关,与墙背倾角ε呈负相关。潜在滑裂面倾角大小与cm无关,随εφmη的增大而增大,而δmcm对其影响则相反。墙背光滑时,土压力近似呈线性分布,合力作用点深度与朗肯解接近;墙背粗糙时,土压力则呈凸曲线分布,上部本文解大于朗肯解,下部反之,其大小随ηφmcm的增加而减小,峰值随ε的减小而有所提高,cwm对其影响甚微,合力作用点深度仅在俯斜式挡墙发生较大位移时才可能低于朗肯解。  相似文献   
108.
探讨紫甘蓝总花色苷提取物对脂多糖(LPS,1μg/mL)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以不同质量浓度(1μg/mL、10μg/mL、50μg/mL)的紫甘蓝总花色苷提取物处理RAW264.7细胞后,试剂盒法分别检测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_2)的分泌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8分泌水平。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TNF-α、IL-1β、IL-6和IL-8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紫甘蓝总花色苷提取物能有效下调iNOS与COX-2的m RNA表达,抑制NO和PGE_2的释放。特别地,高浓度的紫甘蓝总花色苷提取物(50μg/mL)能显著地抑制LPS所诱发的iNOS(65.80%)与COX-2(48.28%)的m RNA表达,降低NO(58.81%)和PGE_2(46.26%)的释放水平。同时,紫甘蓝总花色苷提取物还能显著下调TNF-α、IL-1β、IL-6和IL-8的m RNA表达水平,并抑制TNF-α、IL-1β、IL-6和IL-8的分泌。结果表明,紫甘蓝总花色苷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所发生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9.
李培  钱波  张池  张莉  魏青松 《化工进展》2019,38(7):3028-3037
选择性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具有高度的加工灵活性,能够成形高表面积-体积比的点阵结构,用于强化池沸腾传热。本文主要研究单胞构型、梯度以及SLM成形特性对点阵结构样品强化传热效果的影响。使用CuSn10粉末成形出尺寸为15mm×15mm×15mm、孔隙率为59.82%~62.10%、侧表面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a)为11.6~15.5μm的点阵结构样品,样品表面存在粉末黏结,可提供大量潜在汽化核心;使用去离子水进行池沸腾传热实验,得出两种单胞构型点阵结构的起始沸腾点(104~105℃)和临界热流密度(86.7~110.2W/cm2),发现不同单胞构型的点阵结构在沸腾传热过程中有不同的气泡逃逸和液体补充通道;成形出两种下层孔小、上层孔大的梯度点阵结构,将其沸腾传热曲线与均匀点阵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梯度结构对不同阶段沸腾传热的传热条件有着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基于Linux的软件化和网络化雷达终端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基于Linux的软件化和网络化雷达终端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介绍了系统的实现方案和实现细节;并对系统的框架结构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