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4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水平井测井受多因素影响,测井响应特征与直井有显著不同,从影响水平井测井响应特征的主控因素入手,以长庆油田W464井区长72致密油水平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水平井可行的声波时差测井校正方法,确定了水平井物性参数计算模型。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可满足生产需求,并在致密油开发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33.
山西焦煤集团斜沟矿由于生产能力提升,原有的辅助运输系统已不能满足长距离输送要求,通过对行车阻力、功率、钢丝绳强度、绳径比的验算。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了适用本工程的绞车,并提出了优化方案。经现场检验,此优化方案可行性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
针对目前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薄弱的现状,为了深入认识储层微观结构特征,对火山岩储层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地质统计分析、岩心观察描述和显微镜下薄片观察等方法,从孔隙非均质性、颗粒非均质性和填隙物非均质等3个方面对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孔隙非均质、颗粒非均质和填隙物非均质都很强烈。其中,孔隙非均质受火山岩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颗粒非均质受火山喷发特征和火山岩相的共同控制,填隙物非均质主要受成岩作用影响。小层YC1Ⅰ1和YC1Ⅰ2的非均质性要弱于小层YC1Ⅱ1、YC1Ⅱ2和YC1Ⅲ,前者在开发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平面上,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分布差异较大,微观非均质性较弱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中南部和中北部。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舞美设计表达形态的分析,探讨其设计语言的表达功能和内涵,并对舞台设计视觉语言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6.
为解决吐哈盆地丘陵油田陵二西区三间房组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油井压力低、产量低、含水上升快和水井注水压力接近油层破裂压力等一系列问题,利用动态分析方法。对该区块注水开发动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块油井具有单井多层、单层单向受效的特点,见水呈单层单向和双层双向两种方式。见效时间与见水时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见效时间太短或太长时,都可能在见效后短时间内就见水;当见效时间为8~14month时,油井见效后过较长时间才见水。游离的小气泡所产生的气阻效应不应忽视。它可能是造成目前生产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油田动态特征还受砂体沉积相环境、构造、射孔、砂体的展布方向及储集层物性因素的影响。图1表1参20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双杯形件带一定深度的薄壁难成形区的成形问题,对带型腔结构凸模、开放式凸模、薄壁成形区入口不同圆角半径和底部不同倾斜方向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通过分析凸模行程载荷、成形过程金属流动和薄壁充填情况来优化方案,并对比了不同方案的等效应变和材料利用率,确定了最优成形方案。结果表明,开放式凸模能有效降低载荷,顶块圆角半径可减小至3 mm,顶块侧面向外倾斜较好。采用最优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得到了符合要求的双杯形件。  相似文献   
38.
西北黄土地区库岸边坡破坏有滑坡和崩塌两种基本形式。为进一步研究水位变化时折线型边 坡破坏的形式和坡型对黄土岸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不同坡角的折线型黄土均质岸坡模型试验,观察并 分析相同的水位升降条件下不同坡型岸坡的失稳破坏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位升降作用条 件下,上陡下缓型岸坡,坡面破坏形态以淘蚀为主;上缓下陡型岸坡,坡面破坏从坡面转折处开始,以崩 塌为主。  相似文献   
39.
针对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有效评价难度大等问题,以松辽盆地徐东地区白垩系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为例,运用SPSS聚类分析软件,利用10口井60块岩心分析测试资料、23口井206块压汞资料和32口井的精细测井解释成果,对储层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火山岩可以划分为Ⅰ、Ⅱ、Ⅲ和Ⅳ等4类储层,其中I类储层最少,储层以II类和III类(中等至差储层)为主,有利储层发育的部位主要位于研究区的中北部和西南部,层位主要为YC1I1小层和YC1II1小层,储层分类评价的结果为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0.
在火山岩岩石类型划分基础上,结合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综合分析,识别火山岩体。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目的层火山岩相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等5种类型和溅落亚相、空落亚相等16种亚相类型。通过单井、剖面地震相、平面地震相和火山岩相特征分析,认为火山口对火山岩体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火山岩体的不同部位发育不同的火山岩相类型,不同类型的火山岩相展布又控制着火山岩气藏储层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储层主要发育于爆发相和溢流相中,少数发育于其他相带。爆发相溅落亚相、空落亚相,侵出相外带亚相、中带亚相,溢流相下部亚相、顶部亚相、上部亚相,火山通道相的火山颈亚相等为优质储集体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