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构造-沉积演化相比盆地主体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尽管勘探已发现了多套气层,但不同区带多层天然气差异成藏规律仍不清楚.本文利用伊陕斜坡—伊盟隆起构造过渡带上杭锦旗地区井、震资料,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研究,恢复了中元古界—古生界残存地层分布,分析了中元古代以来6个关键时期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根据元古宇与古生界的构造叠置关系,将研究区划分为断陷-斜坡、断陷-凸起、凸起-断阶和凹陷-斜坡4种类型,认为构造演化控制了1套主力烃源岩和3套勘探层系储层的差异叠合:石炭-二叠系煤层烃源岩成熟度呈西高东低,西部镜质体反射率Ro为1.3%~1.7%,东部镜质体反射率Ro为0.8%~1.3%;二叠系下石盒子组储层物性呈东好西差,东部孔隙度φ为10%~20%,西部孔隙度φ为5%~10%;奥陶系马家沟组及中元古界长城系储层在局部地区残存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源-储差异配置与构造演化控制下,断陷-斜坡叠置区主要发育二叠系地层-岩性气藏及长城系潜山气藏,是寻找多层富集目标的最有利区带;凹陷-斜坡叠置区是奥陶系灰岩缝洞型气藏与二叠系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叠合发育有... 相似文献
12.
对新区域、新层系页岩气的勘探需要使用露头样品开展储层评价,但基于风化后露头样品的孔隙结构去评价地下页岩的孔隙系统则存在着不确定性,并且目前对于风化作用是如何改造页岩孔隙的机理认识也尚不清楚。为了明确风化作用对黑色页岩孔隙的影响,选取湘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不同风化程度的露头样品与井下岩心样品,应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以及气体吸附技术开展孔隙综合表征与对比分析,进而探讨风化作用对黑色页岩孔隙的改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露头页岩的碳酸盐矿物/长石溶蚀孔、黄铁矿晶间孔、有机质孔以及矿物基质裂缝较地下页岩更为发育;②随着风化程度的增高,页岩孔隙度增大,比表面积先减后升;③页岩岩石矿物风化作用具有先后顺序,不稳定矿物溶蚀与黄铁矿氧化最先发生,随后有机质被氧化,最后为基质矿物的松散破碎;④页岩风化程度可分为微、中、高3级,微风化页岩的次生孔隙主要来源于碳酸盐矿物与长石的溶蚀以及黄铁矿的氧化,孔隙度最高可达12%,中等风化页岩有机质大量被氧化,孔隙度可达30%,高风化页岩主要发生黏土等基质矿物的松散化,微裂缝逐渐发育直至岩石破碎。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露头研究在页岩气储层评价中的应用,可以为页岩气新区域、新层系的勘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奥陶系一间房组礁滩相溶蚀孔隙型储层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塔河油田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广泛发育的生物礁滩相具有台地内部的点礁、点滩性质,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是微裂缝一次生溶蚀孔隙。储层纵向上分布层位不稳定;平面上总体显示出西强东弱的特点;储层段内储渗空间的发育也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次生溶蚀孔隙的形成受控于加里东期或海西早期大气水岩溶作用、后期构造破裂作用和深埋溶蚀作用的叠加改造,以晚期深埋溶蚀作用为主。烃源岩的热降解和储层中的烃类热催化裂解,生成有机酸和二氧化碳,引起深层碳酸盐岩发生溶解作用。温度差所产生的热对流循环系统是驱动流体流动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充注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及色谱-质谱分析法对济阳坳陷惠民凹陷南斜坡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表明充注史差异是造成该区油气富集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一。分析发现钱官屯地区油气为明化镇中期充注,而曲堤油田曲10井上下储层的油气包裹体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包裹体成分存在差异,是两期充注的结果造成,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包裹体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通过大量露头、钻井样品的测试分析,初步落实了冀北中-新元古界、华北南缘下寒武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奥陶统优质烃源岩的分布。冀北中-新元古界优质烃源岩主要分布在蓟县系洪水庄组下部,华北南缘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辛集组(或雨台山组)底部,鄂西南中奥陶统较好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平凉组下部,它们均以黑色泥页岩为主要特点。同时指出,华北台内奥陶系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是一套总体较差的烃源岩;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以南华北地区发育条件最为优越,比鄂尔多斯、渤海湾盆地多发育了上、下石盒子组含煤层系。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测试技术,对东北地区上古生界进行了变质相区划,初步认为二连盆地中西部、松辽盆地东南部是上古生界发育未变质潜在烃源岩的主要地区。综合评价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是古生界油气突破的有利地区,华北南部是进一步探索上古生界煤成油气的有利地区,冀北中-新元古界、东北上古生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预探目标是指部署油气预探井的一个圈闭或者是纵向上叠置的多个圈闭。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预探目标评价优选决策是优化勘探投资、实现高效勘探关键所在。通常勘探家主要从预探目标的含油气性、资源规模、钻探工程工艺技术适应性和资源带动战略意义等因素决定预探目标。如何量化表征上述关键要素,实现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预探目标统一评价优选决策是油气勘探面临技术难点。文中建立了基于风险分析技术的“风险分析-资源价值”模型和指标体系,实现了预探目标的统一评价优选决策。对优选上的预探目标用其风险后价值指标由大到小排序。预探目标的钻探决策是根据油公司投资规模限定的钻探目标数目求出风险后价值门槛值,并在“风险分析-资源价值”模型上优选位于风险后价值门槛值弧线右上方的目标优先钻探。 相似文献
18.
成藏过程精细解剖是油气富集规律和选区评价研究的基础。通过流体包裹体的显微赋存状态描述、均一温度测定,指出烃类包裹体主要赋存在石英次生加大边和切穿加大边的微裂隙以及方解石胶结物中,均一化温度主频在130~150 ℃。成岩史与埋藏史分析表明随着烃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后期生成的高成熟度天然气向上运移,首先将低部位圈闭中的原油驱替到构造高部位的圈闭, 形成现今SN189井和SN183井中的油藏,邻近生烃中心的SN115井储层中残余沥青正是这期原油裂解的产物。后期形成的天然气沿断层向上运移聚集,形成SN182井的天然气藏,该井的流体包裹体以天然气为主。因此,沿断层向上倾方向,液烃包体含量越来越少,天然气包裹体含量增多,现今构造高部位为油藏,低部位为气藏,油、气同源。长岭断陷的坳陷区和斜坡区的古构造、砂岩上倾尖灭和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是天然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圈闭含油气概率赋值标准及其在塔里木盆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圈闭含油气概率赋值标准是圈闭含油气性量化评价的基础,是勘探风险分析的重要内容。从圈闭成藏的地质过程出发,鉴于圈闭、充注、储集和保存4项成藏条件相互独立、缺一不可,因此采用这4项成藏条件作为主因子,并用其各自概率的乘积表示圈闭的含油气概率。对于纵向上由多个目的层组成的圈闭,其含油气概率是指至少有一个层圈闭发现油气的概率。在不同类型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及不同地区风险关键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4项主因子,分别提出了存在和有效两类子因子。根据木桶短板效应原理,提出若各子因子关键参数独立,则其关键参数发生概率相乘即为圈闭含油气概率;若子因子关键参数相关,则取风险最大者与其他子因子概率相乘表示圈闭的含油气概率。同时,根据资料的相关程度、丰富程度、控制程度和质量评价,建立了概率赋值原则以及4项主因子及其子因子概率赋值标准,并将含油气概率分为5级。圈闭的含油气概率越大,地质风险越低;反之亦然。该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实际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实践与发现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塔里木盆地50多年的油气勘探历程分为3大时期、6个不同阶段.第一个时期主攻山前,主要是在构造圈闭理论指导下,以油苗为线索,以前陆盆地山前构造带为勘探对象,获得了油气的首次突破;第二个时期突破塔北,主要以岩性圈闭理论和碳酸岩盐生烃理论为指导,以克拉通古隆起、古斜坡为勘探对象,拉开了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的序幕;第三个时期立体勘探,主要以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理论为指导,以克拉通古隆起、古斜坡和前陆冲断褶皱带为勘探对象,形成了盆地的整体评价.盆地勘探实践表明,新理论、新认识是油气发现的基础,有目的层、不唯目的层是油气发现的催化剂,相邻、相似探区的启示是油气发现的捷径,工程技术进步是油气发现的桥梁,科学的勘探决策是加快油气发现的关键.目前,塔里木盆地油气产量已经超过了2000×104t油当量,标志着塔里木油气勘探即将进入快速发现阶段,为实现中国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