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十九世纪此来,在能源发展上的几度起伏,特别是七十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能源危机”的恐慌后,进一步促使世界各国政府和能源学术界对能源的开发与研究的重视。 历年来,在能源问题上众说纷纷的研讨中,归纳起来的实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即:(1)如何最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球上现有的矿物燃料;(2)如何尽快地找到一条建立起一种无害环境的持久性能源系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86年秋季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年会(AICHE′s Fall 1986 Annual Meeting)。地点:美国,迈阿密。日期:1986年11月12~15日。 联系机构及地址:Ms.Marie Stewart,AICHE.34.5E.47 Street,New York,NY  相似文献   
13.
伴随自然对流叠置圆管外蓄冰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伴随自然对流效应的管道蓄冰问题,将立方体空间内水平叠置三圆管外的蓄冰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恒壁温和水温变化引发的自然对流及密度反转条件下的圆管外蓄冰情况。调查了在高于或低于密度逆转温度点的不同初始温度下自然对流形成的情况,及其对水平叠置恒壁温三圆管外冰层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了密度反转和等间距三管间相互作用下,围绕上,中,下三管外蓄冰过程蓄冰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15.
有限空间内水平顺排管束外蓄冰过程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束排列是静态管壳式蓄冰槽所采用的基本方式,实现管排布置的合理性是进行此类装置设计的一般要求,了解管束布置下的管外蓄冰过程特性对于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帮助。采用在有限空间内水平顺排布置九根蓄冰管,以中间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现恒壁温条件,实验研究了管外冰层发展的特性,以及管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当试验段初始水温度较高时,受诱发自然对流影响,中间管外的结冰开始时刻要滞后其它管;与单管情况相比,管束外冰层轮廓的发展受自然对流的影响要小的多。中间管外的冰层发展要优于上下管。在各管均在蓄冷开始后就结冰的情况下,设定的无因次温度可以作为衡量冰层增长趋势的依据,且无因次温度小,冰层增长快。  相似文献   
16.
大型电站锅炉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型电站锅炉的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是影响机组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分析了大型电站锅炉发展过程中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有关单位和科研人员对其进行的长期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并提出了减小大型电站锅炉的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型电站锅炉烟温与汽温分布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分析大型电站锅炉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电站锅炉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的理论计算新方法,并采用热态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可应用于大型电站锅炉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的设计及电站运行监控。  相似文献   
18.
直接蒸发式盘管外蓄冰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接蒸发式盘管管外蓄冰效率比间接媒的管外蓄冰要高,本文主要针对在蓄冷罐中蒸发式盘管管外蓄冰的机理进行试验研究,得出蓄冰量以及水的初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气液混合物流量和含气率的双参数测量的重要性和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评价。作者在试验中使用串联的椭圆齿轮流量计和孔板,试验用工质为空气-水混合物。在本研究报告中,得出了根据椭圆齿轮流量计读数和孔板压差即能分别得出气体和液体流量的关系式,计算值与试验数据相比,气流量的均方根误差为2.9%,液体流量为4.4%。  相似文献   
20.
郑镇  陈之航 《制冷技术》1999,(1):26-27,20
分析了进气管的绝热改进是传统的冰箱用旋转式压缩机使用HFC134a制冷剂时提高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建立了进气管绝热设计的传热模型;介绍了旋转式压缩机使用新制冷剂HFC134a后进气管的绝热设计方法和算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