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9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19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1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当前我国水工抗震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当前我国水工结构抗震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动态,诸如:结构-库水-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地震输入机制、坝体和地基的非线性影响,以及地震反应的动态设计和水工结构的抗震可靠度设计等,作了概要阐述。介绍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并讨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以大岗山拱坝为例,研究频率非平稳特性对坝体非线性响应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实际地震动时程作为计算输入,通过研究这些时程的时频特性,确定对坝体非线性响应影响较显著的一些因素。尽量统一可能对坝体非线性响应产生影响的其它时程特性,使得频率非平稳特性成为唯一或少量影响因素之一,从而最大限度地考虑频率非平稳的作用。结果显示,渐进谱峰值结合渐进谱的分布形式可以较好解释大岗山拱坝的非线性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3.
混凝土损伤本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论述混凝土本构模型研究的重要性,并说明损伤力学理论较适于构建混凝土本构模型;然后对损伤变量的定义、损伤演化方程的确定、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以及如何考虑不可恢复变形与率效应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最后就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4.
基于NGA衰减关系的坝址设定地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发了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程序RISKNEW,在输入数据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文编制的程序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标准程序计算得到的不同概率水准下的加速度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提出结合潜源区内主干断裂和历史地震,依据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结果,即以场地相应设防概率水平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前提确定设定地震的方法。根据设定地震确定场地相关设计反应谱时,建议直接使用针对美国西部基岩强震记录统计得到的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将充分考虑大震近场特性且针对美国西部浅源地震建立的NGA衰减关系引入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设定地震研究。  相似文献   
85.
我国西南地区在建和拟建的多座高拱坝抗震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大坝抗震安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无法避让和必须面对的严重挑战,研究拱坝系统极限抗震能力是确保地震时不发生库水失控下泄的关键课题之一。拱坝系统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包括数值模型方法和物理模型动力试验方法。在实际拱坝震害资料匮乏的情况下,物理模型与数值模型两种研究途径的成果,相互验证、相互补充,进而对拱坝系统极限抗震能力获得更加全面、更加完整的认知。拱坝系统振动台动力模型破坏试验是对十分稀少的实际强震条件下拱坝系统地震响应观测资料的重要补充,从而为探索拱坝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发生、发展规律,为研究拱坝系统极限抗震能力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6.
通过总结和分析混凝土材料静动态强度及其微观结构特征的主要研究成果,从微观角度研究了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提高机理。研究表明,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研究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提高机理是可行的,并建立了能够解释水灰比、养护条件、龄期、含水量以及不同加载速率等因素影响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微观结构机理的统一模型。模型使混凝土动态抗拉强度形成得到了统一,即由固体材料效应、自由水效应以及惯性效应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在不同应变率阶段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7.
高拱坝抗震分析和坝肩动力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6-221-03-02)根据高洪坝抗震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小湾,溪洛渡等工程对高拱坝抗震进行攻关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拱坝体系作为连续介质的地震反应和坝肩抗震稳定分析方法及其在小湾拱坝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拱坝整体和有缝模型的动力试验;拱坝体系在作为离散介质的地震反应和坝肩抗震稳定分析方法,厚淤沙对坝面动压影响,拱坝随机地震动场作用下的反应分析等。  相似文献   
88.
根据分区描述理论对砂岩单轴压缩CT实验资料在分区域值ξ1=50和ξ2=100的条件下进行了安全区、损伤进行区和破损区的检出,并对各区上的CT数进行统计。根据所定义的统计损伤变量和动态扩展区域上的CT数变化信息,计算得到各加载阶段的损伤变量值、损伤演化率和体应变。利用这些资料对砂岩在该实验条件下的损伤演化规律和细观机制进行分析,验证砂岩损伤演化的阶段性、不均匀性和突发性,从机制上解释损伤门槛值的存在,并最终确定了该门槛值。  相似文献   
89.
基于破损演化理论的混凝土CT图像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混凝土CT图像影像特征的分析可以研究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及裂纹变化的特点,但当前国内对混凝土的CT试验研究很少。将破损演化理论应用于混凝土CT图像的定量分析,利用完整度和破损度的变化分析试样各点的强度变化,解决了CT数分布范围广、不利于定量分析的问题;利用λ–水平完整域和λ–水平破损域实现从细观到宏观分析的过渡;进一步利用λ1–λ2截理的概念从CT图像中分别提取出裂纹区域、骨料区域、砂浆区域以及空气区域。提出量测各区域大小的方法,实现对混凝土各物相的分区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破损演化理论在混凝土CT试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
小湾拱坝三级配混凝土动态弯拉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小湾拱坝工程三级配混凝土动态弯拉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液压伺服加载系统和简支梁三分点加荷法,共进行了21个试件试验,尺寸是300mm×300mm×1100mm。静载试验时,加载速率为250N/s。动载试验时,考虑了不同初始静载(0%、40%、80%)和不同动态加载方式(冲击和变幅三角波)。试验结果表明,初始静载对混凝土动态极限弯拉强度影响很大;合适比例的初始静载,对混凝土动态极限弯拉强度有利;同静载相比,冲击加载时混凝土动态极限弯拉强度提高,弯拉极限拉伸值变小,纯弯区正截面中和轴位置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