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68篇
综合类   76篇
化学工业   173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46篇
建筑科学   107篇
矿业工程   31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371篇
水利工程   57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4篇
冶金工业   28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8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预先合成的密胺甲醛树脂预聚物为壳,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微胶囊红磷,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到微胶囊红磷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网状的壳材料。研究了红磷和微胶囊红磷阻燃环氧树脂(EP)的耐热性能、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阻燃EP的耐热性和质量保持率明显提高,添加质量分数10%的微胶囊红磷的阻燃EP的阻燃性能达到UL 94 V–0级,其阻燃性能优于红磷阻燃EP。微胶囊红磷阻燃EP的拉伸强度为30.3 MPa,冲击强度为11.4 kJ/m2,分别比相同用量红磷阻燃EP提高了6.0%和21.3%,其冲击强度比纯EP提高了17.5%,表明微胶囊红磷与基体树脂间的相容性大大改善,可显著提高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82.
以带正电的碳酸钙纳米颗粒和阳-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为原料,制备了一种纳米活性流体。通过Zeta电位、红外光谱(IR)、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接触角测量和自发渗吸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制得纳米活性流体中碳酸钙纳米颗粒和阳-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协同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纳米活性流体处理后的油湿性砂岩表面红外光谱中,原油的羰基吸收峰强度低于阳-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砂岩表面羰基吸收峰强度;当阳-非离子双子表活剂质量分数均较高时(>0.003%),纳米活性流体中的碳酸钙颗粒促进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原油羧基离子对的形成和解吸附过程,使得纳米活性流体处理过的砂岩表面共振频率变化量(Δf)比阳-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处理过的砂岩表面Δf小;接触角测定结果进一步确认,纳米活性流体改变油湿性砂岩表面润湿性的效果比单一阳-非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和碳酸钙纳米颗粒效果更好,纳米活性流体中的两种组分起到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3.
数字孪生驱动的工业产品CMF设计服务模型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工业产品颜色、材料、表面处理(CMF)创新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解决现有CMF创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计知识获取效率低下、知识管理体系不完善、产品与设计一致性较弱等问题,立足于用户感性需求,引入数字孪生概念,借鉴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性地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数据模式的工业产品CM F设计服务模型框架;从知...  相似文献   
84.
铬污染对Q345钢在抚顺污灌区土壤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腐蚀速率失重法、扫描电镜(SEM)、能谱(EDS)以及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Q345钢在被重金属铬污染土壤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Q345钢在原状土壤溶液中浸泡2周后的腐蚀程度明显比在铬污染的土壤溶液中严重,试样整个表面被腐蚀产物覆盖,而在铬污染的土壤中其表面光亮可鉴;去除腐蚀产物后观察试样的微观形貌发现,试样在原状土壤中为全面腐蚀,而在铬污染的土壤中部分区域出现点蚀坑。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电荷转移电阻和自腐蚀电流密度均随铬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说明试样在铬污染土壤中其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膜,对基体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减缓Q345钢的土壤腐蚀。  相似文献   
85.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实验机和D/MAX-2500/PC型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热变形参数对47Zr-45Ti-5Al-3V合金β→α相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50℃固溶处理后,该合金发生完全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尺寸为224μm,合金的组织由单一β相组成。在α+β两相区热变形过程中,该合金将发生β→α相的转变,其相变行为依赖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在低应变速率变形时,该合金发生了β→α相的转变;而在高应变速率变形时,该合金发生α→β相转变。在低温高应变速率变形时,该合金中析出的α相为针状。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针状α相发生球化,而且球状α相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当变形温度为600℃和应变速率为10~(-3)s~(-1)时,针状α相完全球化。  相似文献   
86.
刘倩  刘金彦  王佳  种瑶 《表面技术》2022,51(10):250-259, 208
目的 探究2-巯基苯并咪唑(MBI)、L-半胱氨酸(L-cysteine)以及两者的混合体系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方法 通过静态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极化曲线研究MBI与L-cysteine的最佳复配条件,并借助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探究MBI、L-cysteine单独以及复配后在碳钢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 当在HCl溶液中加入5×10?3 mol/L的MBI时,缓蚀效率达到88.01%,而相同浓度下,L-cysteine的缓蚀效率仅达60.19%,缓蚀作用有限。当MBI和L-cysteine复配时,二者的混合体系在HCl介质中具有很好的缓蚀效果,特别是当浓度为1×10?3 mol/L、复配比为9∶1时,缓蚀效果达到最佳,协同效应也最明显。电化学法所得结果和失重法保持一致,且进一步表明MBI和L-cysteine的混合体系同时抑制腐蚀反应的阴、阳极过程,其中抑制阴极的效果最显著。AFM形貌图以及XPS谱图分别表明浸泡在含有MBI-L-cysteine(浓度为1×10?3 mol/L,复配比为9∶1)溶液中的Q235钢表面更加平整,MBI-L-cysteine在Q235钢上通过吸附形成的保护膜可以显著增强Q235钢的耐酸性。结论 MBI与L-cysteine(浓度为1×10?3 mol/L,复配比为9∶1)在1 mol/L HCl溶液中对Q235钢有显著的协同缓蚀性能,但协同效应会随着L-cysteine的增多而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87.
为实现基于机器视觉的绿色高效、高智能化的煤矸分选。探讨了煤和矸石共420张图像的2个灰度特征和4个纹理特征的分布情况,并分别模拟生产中的光照、淋水、粉尘环境对煤和矸石进行了图像采集,研究其对煤矸图像特征的影响;此外,针对光照强弱、湿度、煤粉沾染程度和样品种类4个试验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处理,应用Box-Benhnken Design(BBD)试验设计理论设计四因素三水平试验,以样本灰度均值为响应指标,研究各因素对煤矸图像灰度值影响的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从而得到区分煤和矸石的最明显特征。特征分析表明,煤和矸石的灰度特征比纹理特征具有更好的区分度,从灰度均值和峰值来看,6~36 W的光照条件对灰度均值影响有限,却使灰度峰值波动严重;样本表面喷雾量的增加使灰度均值和峰值大幅下降,以0.08 g的喷雾量为转折点,灰度均值呈现出先急后缓的对数曲线下降趋势;煤粉量与灰度均值呈一次线性反比关系,灰矸的线性比例约为块煤和黑矸的4~5倍;单因素试验表明灰度峰值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而响应面试验表明煤和矸石的灰度均值在同一水平下区分度明显。研究结果有利于推进机器视觉煤矸分选技术的应用,实现井下煤矸分选...  相似文献   
88.
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评价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新方法,即用微孔滤膜模拟油藏的微孔介质,以LPS通过微孔滤膜的能力对其形成机理及封堵性能进行评价。考察了在聚铝比确定的情况下,HPAM的相对分子量以及矿化度对LPS封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HPAM与柠檬酸铝AlCit反应的时间增加;不含有电解质同样可以对多孔介质形成有效封堵,但其封堵效果与含有适量电解质的LPS体系相比较差;LPS对微孔滤膜的封堵程度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反应时间后体系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9.
葛亚菲  李旭昭  李梦瑶  苑士涛  魏国树 《农药》2022,(10):759-762+770
[目的]评价2种种衣剂不同剂量下对玉米灰飞虱田间防效及最适药剂用量。[方法]选用2种种衣剂于玉米播种期,对玉米种子进行药剂包衣处理,隔夜晾干后播种。[结果]2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有效成分含量100、150、200 g/100kg种子处理对玉米灰飞虱防效较好,播种后10 d出苗率达88.28%~92.47%,玉米3叶期灰飞虱低龄期调查后第7天灰飞虱防效达83.86%~89.26%。6%噻虫嗪·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有效成分含量75、100、150 g/100kg种子处理对玉米灰飞虱防效较好,播种后10 d出苗率达88.75%~90.50%,玉米3叶期灰飞虱低龄期调查后第7天灰飞虱防效达87.77%~95.54%。[结论]20%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推荐有效成分含量100~200 g/100kg种子、6%噻虫嗪·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推荐有效成分含量75~150 g/100kg种子对玉米灰飞虱防治效果良好,对玉米植株未发现有药害,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0.
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密云水库主要汇水流域之一的潮河流域1973—2013年的降雨径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潮河流域1973—2013年的降雨量总体保持稳定且有缓慢减少的趋势。1998年降雨量突然增多主要是由于气候异常引起的突变。流域的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特别是1998—2013年经历连续15年的干旱,密云水库来水量明显减少。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998年是流域降雨径流变化发生突变的显著年份。近年来强烈的人类活动是造成径流持续明显减少的主要因素,当人类取用水活动影响较弱时,径流变化同降雨变化基本保持一致。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变化受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其变化周期均包括2个主变化周期,其中降雨有2~3年的变化周期,径流变化有3~6年变化周期。根据周期变化特征,潮河流域未来降雨量基本保持稳定,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即使某些特别年份降雨量波动性增多,但密云水库入库流量总体仍将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