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研究鲜切雷竹笋在4℃冷藏条件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及丙二醛(MDA)、多酚、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木质化机理。结果显示:在冷藏过程中,PAL、POD活力、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PO活力在前6d缓慢上升,第15天开始下降;多酚含量在冷藏前6d急剧下降,后缓慢上升,第12天又开始下降;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基部为5%~26%,中部为3%~24%,尖部为2%~22%。结果表明:在冷藏期内,PAL、POD活力大幅度增加,是导致鲜切雷竹笋木质化的关键酶;酚类物质作为木质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参与木质素的合成;MDA可能参与鲜切雷竹笋的木质化进程,但需进一步验证;木质素含量从基部向尖部逐渐降低,木质化进程是从基部向尖部推进的。 相似文献
22.
23.
用分步酶解法制备鲢鱼抗氧化肽,首先从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作为第一步酶解用酶,以水解度作评价指标,并得到酶解工艺条件:底物浓度15%,pH9.0,温度50℃,加酶量为24AU/kg。再从剩下的三种酶中筛选出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复配,作为第二步酶解用酶,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酶解工艺,考虑到成本和工艺的要求,最终确定的酶解工艺为:碱性蛋白酶水解时间为59.12min,胰蛋白酶水解时间为82.24min,两种酶的添加比例为1:1.48,即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24AU/kg,胰蛋白酶的添加量为35.5AU/kg。最终得到的鲢鱼抗氧化肽可溶性氮70.84%,多肽69.38%,水分4.21%,灰分25.67%;多肽浓度为2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9.33%。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建立树脂吸附结合近红外光谱模型同时检测大批量小龙虾中铅、镉含量的方法。方法 小龙虾经微波消解后, 用D405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小龙虾消解液中的铅、镉, 采集吸附树脂的近红外光谱, 并采用一阶导数、小波变换、标准正态变换和多元散射校正进行光谱预处理, 选取较佳预处理方法, 结合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进行最优波段选择; 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最优定量预测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探究模型预测准确度; 收集6个地区的小龙虾对模型进行应用验证, 探究模型实际应用可靠性。结果 D405树脂对小龙虾消解液中铅、镉的吸附率均达98.5%以上。经小波变换光谱预处理, 结合波段选择, 建立的铅、镉定量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 校正集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12及0.98、0.95; 外部验证集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7、0.10及0.98、0.98。模型实际应用可靠, 铅、镉含量参考值与预测值之间偏差的标准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1、0.01及0.99、0.98。结论 建立的小波变换-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偏最小二乘定量模型对小龙虾样品中的铅、镉含量都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树脂吸附结合近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同时检测大批量小龙虾中的铅、镉。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并对武汉市售大米中镉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方法采用湿法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检出限、重复性、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较佳消化条件为大米质量1 g、消化剂包括10 m L硝酸和2 m L过氧化氢、时间12 h。在该试验条件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大米中镉含量的检出限为0.051μg/kg,加标回收率为98.85%。大米中镉含量随产区和品种的不同差异显著,湖南、湖北、江西等中南地区的大米镉含量较高,吉林、黑龙江等东北地区的大米镉含量较低;籼米的镉含量高于粳米和糯米,糯米的镉含量高于粳米。结论该方法测定大米中的镉含量准确、试验误差小,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大米中镉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人体摄入吸收后的食物致癌物杂环胺(HAAs)与血清白蛋白(HSA)形成的亚磺酰胺加合物的准确、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用于评估HAAs的摄取,研究HAAs与相关癌症风险的关系。选取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为研究对象,依据PhIP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体外合成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使用UPLC-MS/MS检测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的酸水解产物PhIP,对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进行定量。结果表明,HiTrap Blue亲和柱对HSA的回收率高于90%;优化的条件下,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的水解效率高达96%;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的含量与PhIP的信号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是y=1.011 7x+3.256 3,R²=0.998 7。该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低至5×10-3 fmol/mg HAS和1.50×10-3 fmol/mg HSA。该方法对人血浆中PhIP-HSA亚磺酰胺加合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在HAAs摄入与相关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中,是用于评估常食用熟肉个体的HAAs摄入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究深度油炸过程煎炸油的氧化,并进一步研究煎炸油氧化对油炸外裹糊鱼块品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小麦胚油在150、160、170、180、190℃下油炸外裹糊鱼块,测定煎炸油的酸价、过氧化值、黏度、介电常数以及油炸外裹糊鱼块外壳的水分含量、油脂含量、表面色度。结果 随着油炸温度的升高,煎炸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导致煎炸油的酸价、黏度和介电常数升高,过氧化值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油炸外裹糊鱼块的水分含量逐渐减少,油脂含量逐渐增加,L*和b*呈递减趋势、a*呈递增趋势,且使用4种煎炸油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煎炸油的油炸温度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影响了煎炸油的氧化,导致外裹糊鱼块深度油炸过程中水分蒸发和油脂吸收有明显差异,最终影响了油炸外裹糊鱼块的品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小龙虾微冻贮藏过程中特定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SOs)种类及其致腐产胺能力。方法 本研究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微冻至腐败小龙虾中分离、纯化优势腐败菌,通过16Sr DNA技术结合细菌生化鉴定法进行鉴定;将鉴定出的SSOs接种至无菌虾肉中,通过监测pH、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变化,计算腐败代谢产物产量因子(YTVB-N/CFU)以评价各SSOs的致腐能力,并比较各SSOs接种组的产生物胺能力。结果 小龙虾微冻过程中的SSOs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在贮藏15 d后, P. fluorescens、S. putrefaciens、A. sobria和H. alvei接种组TVB-N含量分别为205.88、54.01、60.60、24.24 mg/100 g,菌落总...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