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9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81.
With the digital image technology,a crack detection method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 was studied for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The effects including the image gray level,pixel rate,noise filter,and edge detection were analyzed considering cracks qualities.A computer program was developed by visual C++6.0 programming language to detect the cracks,which was tested by 15 cases of bridge video imag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is within 6% for cracks larger than 0.3 mm cracks and it is less than 10% for crack width between 0.2 mm and 0.3 mm.In addition,for the crack below 0.1 mm,the relative error.is more than 30% because the bridge is in safe stage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detect the actual width of crack.  相似文献   
82.
分析了基于数字图像进行混凝土级配分析的主流方法的局限性,并说明了采用工业CT技术手段的独特优势。按照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分级粒径范围制作了5个试件,利用工业CT扫描获取粗集料体积参数。对3类集料体积数字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通过球面调和变换表征粗颗粒的三维表面轮廓,并在此基础上获取L、W维度位置,并截取出通过筛孔控制平面。经过一系列数字图像处理手段,最终判定集料所能通过的方孔筛的筛孔大小。验证结果表明,基于CT断层扫描图片可以较准确地实现混凝土粗集料的三维虚拟筛分。  相似文献   
83.
设计沥青混合料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设计沥青混合料”与路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具有本质的差别。尽管国内外在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距离“设计沥青混合料”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对于国内外研究趋势的分析明确提出了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概念,重点分析了按体积设计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关系等问题,并根据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预测了这一研究领域未来十年的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84.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推导出了多层粘弹性半空间轴对称问题在FWD动荷载作用下,层间完全接触情况的解析解,并同时还成功的应用F.Durbin的拉普拉斯逆变换的数值方法,求解出了多层粘弹性体的时域解。还给 出了路表弯沉的计算实例,并与弹性解计算结果加以对比,分析表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5.
沥青混合料单轴重复加卸载破损CT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定沥青路面材料的损伤与损伤累积规律,利用可同步进行CT(Computerized Tomograph2扫描的三轴仪,进行了沥青混合料单轴重复加、卸载实验,利用CT数和CT图像分析了加、卸载过程中,沥青混合料内部结构和密度的变化,计算了不同加、卸载阶段的损伤变量.结果表明:加载初期损伤变量略有减小,属于压密阶段;随加、卸载的进行,损伤逐渐加大;推导了损伤演化方程和强度衰减规律,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  相似文献   
86.
Rolling Thin Film Oven Test (RTFOT) is the AASHTO T240 standard method to simulate asphalt plant mix aging. But it has proven inadequate in aging polymer-modified asphalts (PMA). NCHRP 9-10 offered a modified RTFOT (MRTFOT) by adding a steel rod in each bottle. Since construction temperature of PMA mixture is 10 ℃ -20 ℃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asphalt mixtures in the field, elevating RTFOT temperature for PMA is necessary for adequate aging and proper simulation. Six PMAs with various PG grades and sources were aged with RTFO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Some were also treated with MRTFOT for comparison. SHRP performance grade and phase angle were used as indicator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RTFO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levating the temperatur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using rods. And PMA RTFOT tempera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by equiviscous principle. From limited data, O. 25 Pa ~ s is tentatively proposed as critical viscosity for PMA, but still more work is necessary to validate this. Given the fact that equiviscous principle is seldom used in field practice, a simple approach was proposed: 173 ℃ is used for RTFOT of PG70 PMAs (grading herein from un-aged asphalts) , while 178 ℃ is for PMAs of PG76 or PG82 and 20 ℃ higher than standard 163 ℃ is necessary for PG 88 or stiffer PMAs.  相似文献   
87.
不同压实成型沥青混合料的数字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沥青混合料试件压实成型方式不同因而内部结构各异的情况,采用图像数字处理技术,借助于CCD(电荷耦合器件)相机获取试件立断面的数字化信息,提出利用颗粒主轴方向、沥青砂胶膜厚及颗粒面积比等压实参数,直观、快速而准确地评价不同成型方法的压实效果,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马歇尔击实、轮碾压实、振动压实和旋转压实四种方法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实际路面结构。结果表明,轮碾压实和旋转压实效果与实际路面最接近,新建路面在开放交通初期仍在不断密实。  相似文献   
88.
在混凝土路面上铺沥青面层是旧路改造的一种重要形式,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设计规范,使这种路面的设计带有经验性,缺乏科学的理论与依据。本文介绍应用落锤式弯沉仪(FWD)评价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方法及美国AASHTO旧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9.
采用压力胶片技术,选用不同规格压力胶片,在不同轮载及不同路面粗糙程度条件下就轮胎与路面接触区域的面积、压力分布和应力集中分布等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压力胶片技术能够很好地反映轮胎与路面间的真实接触状态;宜采用0.20~0.60MPa压力胶片和0.50~2.50MPa压力胶片分别研究轮胎与路面接触区域的面积和应力集中分布;轮胎与GAC-13C,AC-13级配路面的接触面积相近,但都小于轮胎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触面积;轮胎与GAC-13C,AC-13级配路面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分布均明显优于其与水泥混凝土路面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分布,轮胎与GAC-13C级配路面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分布优于轮胎与AC-13级配路面接触区域的应力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90.
柔性路面结构参数反算的人工神经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传递矩阵的方法,计算出了柔性路面三层结构体系在辆对称荷载作用下,层间完全接触情况的表面弯沉值,利用计算数据训练了三层BP网络,从而得到了较精确的权值和阀值,再利用所得到的权值和阀值对柔性路面结构的模量和厚度进行了反算,并将反算值与实际值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法速度快、精度高,除了反算模量外,还可反算路面结构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