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0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91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41.
川东北元坝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属于扇三角洲沉积,其中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控制着砂体的发育,裂缝能改善储层的物性,两者共同控制着储层的分布和发育.研究区构造复杂,且扇三角洲沉积通常由于河道摆动迁移导致地震层位对比难度很大.基于此,研究应用了基于地震分频技术的地震层位对比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地震相分析及地震属性切片分析,并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布,子波重构后的地震数据能够清晰地刻画小断裂的发育.最终确定水下分流河道与断裂发育带的叠合区域为储层有利发育区,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2.
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地震沉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相位转换及地层切片技术是地震沉积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但实际研究中,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难以对比,简单地进行90°相位转换,不能正确反映岩性和地震反射的关系。文中通过分频解释技术对比追踪小级别地震等时界面,在保证合理信噪比的前提下,利用钻井控制的混合相位子波反褶积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地震分辨率;同时使地震剖面零相位化,明确了地震反射的地质信息。依据该方法对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须家河组四段9砂组(T3x4(9))展开地震沉积学研究,认为T3x4(9)砂组内砂体普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不断地迁移改道,致使砂体互相叠置;根据砂体的延展方向,判断物源主要为北部龙门山岛链,其中由于多期水下分流河道叠置,新场地区中部砂体厚度最大。由于砾岩抗压实性能够对砂体的孔隙起到保护作用,新场地区中部水下分流河道叠置区的砂体物性较好,为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43.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非岩溶白云岩储层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顶部除岩溶碳酸盐岩储层外,非岩溶白云岩储层也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突破。根据岩心观察、显微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测井录井等资料,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侧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6亚段的沉积微相,分析了非岩溶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储集岩类型以砂砾屑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晶间孔和溶蚀孔,属非均质性较强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沉积环境为局限台地,包括潮缘滩、云坪、灰云质潟湖、灰质潟湖和膏质潟湖微相;储层分布明显受古隆起附近潮缘滩微相和选择性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重结晶作用、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和充填作用等多种破坏性成岩作用导致了储层致密化;裂缝的存在改善了致密白云岩储层的物性,并且沟通了保存下来的孤立残余粒间孔和岩溶溶蚀孔。总之,潮缘滩微相中的埋藏白云石化、顺层岩溶作用和裂缝改造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有利于相对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4.
霍艳  温春齐  陈洪德  费光春 《金属矿山》2012,41(9):93-95,98
通过对西藏洞中拉铅锌矿床磁黄铁矿黄铜矿阶段(Ⅰ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阶段(Ⅱ阶段)和方解石阶段(Ⅲ阶段)3个形成阶段流体包裹体一般特征、成矿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逸度、pH值与Eh值、总硫活度和总碳活度的研究和对比,认为在成因上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5.
以钻井与测井资料、盆地基干地震剖面及区域地质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系统讨论了古构造演化与茅口组沉积地貌、岩溶地貌及白云石化带之间的关系,预测了储层发育有利区带。研究认为,加里东运动奠定了中、下二叠统沉积前的基本地貌格局,而峨嵋地幔柱隆升作用则持续影响了整个二叠纪的古地貌演化,使四川盆地西南部成为继承性古地貌高带。该区既是茅口组高能滩体发育的沉积地貌高带,也是茅口组顶部风化壳岩溶古地貌高地。峨眉地裂运动的构造张裂活动,为茅口组在早期滩体沉积或岩溶改造的基础上,叠加多期次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提供了热液及酸性成岩流体的运移通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盆内茅口组白云岩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46.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可用于确定层序的界面有层序的底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其中最大海泛面所对应的产物为凝缩段。对凝缩段的识别不仅是认识层序结构的关键,而且对分析地质历史时期全球相对海平面变化至关重要。以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为例,在大量野外剖面详细观测的基础上,识别出凝缩段的物质表现形式有6种类型,分别是硅质岩、黑色页岩、泥质岩、生物化石层、泥晶灰岩和瘤状灰岩。不同类型的凝缩段虽然为不同沉积环境的产物,但均代表了全球性对海平面达到最高位置的产物,其形成时期对应于中国南方烃源岩最佳发育时期。  相似文献   
47.
苏里格气田西部盒8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其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揭示苏里格气田西部下二叠统石盒子组第8段(简称盒8段)相对优质储层的时空展布规律并给储层预测提供依据,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光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分析化验资料,对盒8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①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其次为石英砂岩,碎屑颗粒组合具有高石英、高岩屑、低长石的特点,填隙物以杂基和硅质为主;②该储层经历的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交代蚀变作用对孔隙发育主要起到破坏性影响;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主要对孔隙发育起建设性作用,特别是溶蚀作用形成的大量次生孔,成为主要储集空间;③胶结压实相与强溶蚀相组合为最有利的储层发育区,胶结压实相与中等溶蚀相组合属于较有利储集层发育区,相对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冲积平原的主河道和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上且与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的分布及胶结物的类型、含量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孔隙演化与油气充注的耦合关系是油气成藏的重要影响因素,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是关键。通过富长石粗碎屑砂岩储层的显微组构、自生矿物、成岩序列及热演化史分析,确定孔隙度演化定量计算参数,建立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辽东凸起北段沙河街组二段砂岩储层中长石的水岩反应过程及产物,是影响孔隙度的关键因素,储层的分选系数、胶结物质量分数、残余原生粒间孔面孔率、总面孔率和溶蚀孔面孔率分析是影响定量计算准确度的重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压实作用对储层破坏最强,孔隙度平均减小了15%,压实作用主体减孔时间为距今38~23.3 Ma,胶结作用次之,孔隙度平均减小了10.4%,胶结作用几乎贯穿整个成岩时期,溶蚀作用平均增加了9.8%孔隙度,溶蚀作用持续时间为距今19~2 Ma;伴随着油气的充注,储层物性逐渐变好,油气充注结束,储层物性变差。  相似文献   
49.
西南地区上古生界层序格架与油气圈闭关系研究表明,不同成因类型沉积盆地的层序成因格架和内部构型各异;不同层序的油气圈闭特征及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该区上古生界层序格架与油气圈闭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分布于层序成因格架中的各种隐蔽的“微型”非构造圈闭.这些非构造圈闭主要包括:(1)受层序界面控制的古岩溶圈闭;(2)与LST有关的混屑浊积岩、盆底扇岩性圈闭;(3)与TST有关的海侵型丘礁滩组合圈闭、浊积扇岩性圈闭、河口湾-浅滩-潮控三角洲砂体岩性圈闭;(4)与HST有关的扇三角洲-冲积扇岩性圈闭、河控三角洲岩性圈闭、丘礁白云岩岩性圈闭、钙屑重力流沉积岩性圈闭;(5)碳酸盐孤台岩性尖灭圈闭.  相似文献   
50.
川西坳陷西部龙门山隆升时期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时期经历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沉积环境的转变,龙门山隆升过程中坳陷周缘不同物源供砂的差异性致使盆内砂体展布规律复杂、储集体非均质性强.以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和四段为研究重点,结合钻、测井以及地震资料,阐明沉积地层及砂体展布特征,揭示须家河组沉积时期沉积充填过程及其对龙门山隆升的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