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297篇 |
免费 | 3857篇 |
国内免费 | 275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113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4693篇 |
化学工业 | 7726篇 |
金属工艺 | 3567篇 |
机械仪表 | 5037篇 |
建筑科学 | 7176篇 |
矿业工程 | 3056篇 |
能源动力 | 1408篇 |
轻工业 | 7976篇 |
水利工程 | 2966篇 |
石油天然气 | 2814篇 |
武器工业 | 663篇 |
无线电 | 649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367篇 |
冶金工业 | 2866篇 |
原子能技术 | 974篇 |
自动化技术 | 70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6篇 |
2023年 | 1620篇 |
2022年 | 1795篇 |
2021年 | 2025篇 |
2020年 | 1732篇 |
2019年 | 1817篇 |
2018年 | 1817篇 |
2017年 | 900篇 |
2016年 | 1166篇 |
2015年 | 1343篇 |
2014年 | 3796篇 |
2013年 | 2293篇 |
2012年 | 2614篇 |
2011年 | 2739篇 |
2010年 | 2485篇 |
2009年 | 2762篇 |
2008年 | 2463篇 |
2007年 | 2692篇 |
2006年 | 2625篇 |
2005年 | 2575篇 |
2004年 | 2424篇 |
2003年 | 2355篇 |
2002年 | 1936篇 |
2001年 | 1789篇 |
2000年 | 2115篇 |
1999年 | 2172篇 |
1998年 | 1949篇 |
1997年 | 1978篇 |
1996年 | 1913篇 |
1995年 | 1688篇 |
1994年 | 1610篇 |
1993年 | 1355篇 |
1992年 | 1401篇 |
1991年 | 1361篇 |
1990年 | 1290篇 |
1989年 | 1071篇 |
1988年 | 419篇 |
1987年 | 405篇 |
1986年 | 375篇 |
1985年 | 345篇 |
1984年 | 326篇 |
1983年 | 308篇 |
1982年 | 269篇 |
1981年 | 223篇 |
1980年 | 214篇 |
1979年 | 140篇 |
1978年 | 68篇 |
1976年 | 32篇 |
1974年 | 31篇 |
1965年 | 2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预应力框架弯矩调幅规律与连续梁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通过对柱梁线刚度比、外荷载形式、次弯矩和柱铰可行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预应力框架弯矩调幅设计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原水输送管道模拟系统,考察了管壁生物膜在自然形成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探讨了原水管道的运行时间对原水中硝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管壁生物膜自然形成过程中,微生物表现出明显的群落演替现象,微生物的生长经历了适应期、对数生长期、脱落期和稳定期四个阶段,原水中的硝化作用不断趋于彻底。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微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生物系统趋于稳定。运行75 d后,NH_4~+-N浓度的变化率稳定在-45%左右;125 d后,NO_2~--N浓度的变化率稳定在-90%左右,NO_3~--N浓度的变化率稳定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多层胶合木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一个1:2缩尺的五层梁柱式胶合木结构模型,并对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和木支撑前后的结构模型开展了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纯框架模型抗侧刚度过低,在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纵、横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达到1/145和1/175,不宜在地震区采用;增设支撑后,模型的基频大幅提高、位移响应显著降低,在7度多遇、基本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均满足《多高层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26-2017)中弹性和弹塑性位移角限值要求;增设木支撑的横向框架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绝大多数木支撑发生断裂破坏,最大层间位移角达到1/11,但结构并未发生倒塌且梁、柱及节点无明显损伤;增设屈曲约束支撑的纵向框架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无明显损伤,仅在支撑连接板处出现了少量局部的平面外屈曲。屈曲约束支撑和木支撑起到了第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有效保证了胶合木结构主体框架的安全;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上,梁柱-木支撑和梁柱-屈曲约束支撑的梁柱式胶合木结构体系均可满足8度区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994.
依托兰州市地铁某车站基坑工程,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桩顶水平和竖向位移、地表沉降、钢支撑轴力及地下水位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桩顶水平位移随着基坑的开挖由小变大逐渐趋于平稳,桩顶竖向位移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开挖的过程中钢支撑的轴力趋于稳定。最后借助有限元软对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监测结果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证明了钻孔灌注桩联合钢管内支撑结构安全可行,保证和维护了基坑的稳定,为类似基坑的施工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5.
996.
AB2和AB5型贮氢合金电极热碱充电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温热碱充电这一表面改性处理新工艺对AB2和AB5型贮氢合金电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明显改善了AB2贮氢电极的电压平台率(VPR),高倍率充放电能力(HRDA)、氢的扩散系数DH以及放电容量Cn,通过该工艺处理可使AB2合金表面致密的氧化膜溶解,形成富镍表层;且使合金表现形成新的活性区,有利于改善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为生产电动车用NiMH电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AB5型贮 相似文献
997.
T1(TI2CuLi)相间的弹性交互作用对相稳定性及形核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EM技术观察了2090铝锂合金中,亚晶界上沉淀的T1相列的形状特征及小尺寸T1相的析出行为。观察和研究发现:亚晶界上的T1相列中,各T1相长厚比相近而且往往其长度明显小于周围的T1相,表现出对相的粗化过程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计算结果证明该现旬符合Perovic判据,表明T1相列中维持T1相间弹性交互作用能的平衡是T1相尺寸稳定的关键;尺寸较小的T1相,往往易于出现在已存在的不同一T1相间的 相似文献
998.
2618铝合金纵向摇臂等温模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纵向摇臂技术条件要求,确定了等温模锻工艺为最佳成形工艺方案。介绍了在5×104kN液压机上实现等温模锻时的模具结构、变形温度(450℃)、应变速率(9.6×10-4s-1~1.2×10-2s-1)及较佳的坯料形状、尺寸及润滑剂。用等温模锻工艺研制的锻件冶金质量符合其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999.
热加工对Fe—Mn—Si—Cr合金马氏体相变和SME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电阻分析、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方法,研究了热加工条件对Fe-Mn-Si基合 金马氏体相变和形状记忆效应(SME)的影响。当合金在热拉并750℃退火后发现,正常退火条件 下的fcc hcp马氏体相变受到抑制,材料明显脆化,SME完全丧失。研究表明,这一热加工脆性 是由于合金中非平衡相的沉淀所致。材料重新加热到930℃以上,随着相重新溶解过程的完 成,上述热加工脆性得到消除,马氏体相变和SME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介绍了工厂贯彻ISO—9001国际标准,在工具热处理过程中,采用建立质量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抓牢过程控制,实行内部质量审核,搞好人员培训等有效而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取得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