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篇 |
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9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建筑科学 | 2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26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32.
针对超薄多频带手机的需要,提出一款新型印刷缝隙型手机天线。天线印刷在0.8 mm厚FR-4电路板上,地面开有2个缝隙,其中1个为矩形,另外1个为矩形与圆形组合形式。馈电结构采用50 Ω微带线与一圆形贴片、一矩形带线组合构成倒L状。馈电线的弯折部分在地上的投影落于缝隙的内部,天线在电路板上占用的区域仅限于缝隙内部,保持了天线的小型化。此结构缝隙天线能够达到宽带匹配,测试的-6 dB带宽为0.695~0.805 GHz,1.5~3.2 GHz,4~15 GHz,能够覆盖LTE700,DCS1800,PCS1900,UMTS,LTE2300,LTE2500,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局域网(WLAN)以及超宽带通信(UWB)的高频段。 相似文献
33.
34.
随着纳米科技快速发展,大量金属纳米颗粒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该研究总结了金属纳米颗粒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分析了其对污水处理系统的COD降解、脱氮除磷效率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潜在机理,为今后污水处理系统纳米颗粒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提供了基础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5.
截至2018年汛前,小浪底水库已淤积泥沙33.3亿m~3,水库综合调控能力及其对下游滩区防洪保安能力逐步减弱。在保证下游主河槽过流能力条件下,小浪底水库依据洪水预报降低水位排沙,对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拦沙年限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和2019年汛前预报黄河汛期来水偏丰,小浪底水库以控制花园口站流量不超过4 200 m~3/s为约束,提前预泄,同时联合调度上中游水库群,充分利用上游来水冲刷小浪底库区,达到了排沙减淤、输沙入海的效果。2019年、2018年汛期小浪底水库出库沙量分别为水库运用以来汛期排沙量的第一、第二位,库区淤积形态得到了调整改善,下游主槽过流能力得到维持并略有增大。小浪底水库低水位排沙运用调度是上中游水库群联合水沙调控模式的探索,为今后水库群调度运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36.
2019年黄河汛期来得早,伏汛连秋汛。汛期流域共发生20次较大降雨过程,黄河上游、中游、渭河相继发生洪水,干流先后形成4场编号洪水过程,全河大流量持续时间长,防洪工程出险91处1 167次(其中较大险情12次),防汛抗洪形势严峻。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王勇国务委员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指示精神,按照水利部鄂竟平部长、叶建春副部长对黄河防汛抗洪工作的具体要求,在黄委党组的领导下,超前部署、科学防御、统筹调度,全河上下勠力同心、合力抗洪,实现了防洪、减淤、供水、发电多赢目标,夺取了黄河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37.
38.
39.
研究了一种基于超材料结构的红外热探测器,该探测器利用光学超材料的局域场增强效应和热释电材料的温度敏感特性,实现对红外辐射的探测。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超材料吸收器的红外吸收特性和电磁场特性,分析了超材料吸收器与热释电材料(LiTaO3)耦合结构的热学性能。结果表明,设计的超材料吸收器,可在3~15μm范围内调制峰值波长(主要覆盖大气窗口(8~14μm)),吸收率可达99.9%,带宽范围为0.2~1.0μm。当探测器的尺寸为23μm×23μm时,探测器稳态温度升高量为0.311 K,与类似工作相比,温度提升了约21倍。改进的红外热探测器具有显著的温度响应,适用于大规模像元级非致冷中远红外波段的热成像与传感应用。 相似文献
40.
黄河下游凌汛成因和防凌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每年12月到竖年2月,黄河下游河道经常出现凌汛并造成冰害,威胁滩区和两岸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凌灾的发生带有很大的突发性,有时防守措施难以奏效。本文分析了黄河下游凌汛的成因,对现有防凌措施进行了研究评价,重点对水库防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