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1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精密零件的扩散连接中针对主要扩散工艺参数对镜面纯铁的表面粗糙度影响,选取99.99%的纯铁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纯铁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50℃以下,保温1 h,温度对纯铁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在10 nm之内,但有增大趋势,在550℃以上时,纯铁表面粗糙度缓慢增大,直到912℃,纯铁发生多晶型转变,表面粗糙度有突变,由原来的几个纳米突变到700 nm,在400℃时保温时间从60~240 min,表面粗糙度变化非常小,说明在此温度下保温时间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62.
对最近的有关炼钢过程的模拟试验进行了综述和总结,指出模拟试验对冶金工艺,尤其是连铸工艺的制定、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进一步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3.
基于梁的纯弯曲理论与裂纹扩展能量原理,利用四点弯曲模型,推导出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裂纹能量释放率间的关系式,再编制计算机程序对其断裂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探讨了材料层数、层厚比等参数对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断裂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解析方法适用于分析Ti/Al3Ti层状复合材料主裂纹扩展的力学行为,并为研究其他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断裂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钇铝石榴石(YAG)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光学特性,适宜用作激光基质材料或其他特种光学组件。而要制备透明、输出功率大的块体YAG,纯度高、粒度细而均匀的前驱体粉末是必要的。总结和综述了近年来YAG前驱体粉末的多种制备技术,如传统固相法和高能球磨法以及液相法中的溶胶-凝胶法、燃烧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燃烧法相对较为简单,制备成本较低,可获得质量较高的前驱体粉末,是一种较有前景的制备方式。  相似文献   
65.
研究分形维数与断口形貌的关系 ,选用两套试样 ,一套试样经 2 0 0℃到 70 0℃回火处理 ,另一套含有不同体积分数的非金属夹杂物。这两套试样的断口形貌分别为沿晶断裂 ,韧性断裂和混合型断裂。因此将分形几何学应用于断口形貌的研究 ,可反映材料韧性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分析并讨论了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在NdFeB永磁体的烧结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破坏性反应,包括化学类的氧化反应、合成氨反应以及物理类的粉化反应等.其中,氧化反应最常见,且最容易发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其它反应的发生.提出了减少和避免这些破坏性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即在烧结过程中保持高的真空度,制粉和成型时应添加适当的抗氧化剂,等静压时应尽量避免生坯沾上油污,生坯产品不应在空气中吸收过多的水份等.  相似文献   
67.
对核反应堆用的单相α型钛合金T225NG预先电解充氢0~72小时在常温常压下做冲击实验,得到冲击功AkV,测得了氢含量对冲击功的影响关系,并对T225NG钛合金冲击韧性受氢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含量的增大,晶界析出氢化物相导致材料的韧性降低。在材料的氢含量达到240μg/g时,材料冲击功急剧下降,下降幅度达79%。当氢含量超过240μg/g时,材料基本匕呈脆性,这时试样断裂从韧性断裂过渡到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68.
准下贝氏体的孪晶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射电镜实验证实在含硅钢准下贝氏体组织中存在孪晶亚结构,贝氏体中脊亦存在孪晶。中脊与残余奥氏体孪晶是贝氏体铁素体切变共格长大时协调均匀切变形成的变形挛晶。  相似文献   
69.
过冷奥氏体的异常分解与碳化物粒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过冷奥氏体异常分解所需要的奥氏体内在结构上、浓度上和能量上的不均匀微区,可以借助于加热过程控制或塑性变形、或冷却过程控制来获得。形变、控冷及A1以下热循环均可有效地加速过冷奥氏体异常分解,其中以控冷方法更易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70.
探讨了中碳合金结构钢件的热变形(锻、轧)成形与锻后调质相结合的途径。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热变形得到形变(加工硬化态)奥氏体,或未形变奥氏体通过控制冷却均可使之发生异常分解,直接得到调质型组织,并达到传统调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