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新广州站索拱结构屋盖体系为对象,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连续倒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基于概念判断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单榀索拱结构的重要构件。对整体结构的重要构件及其几何位置分布、整体结构中空间作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采用变换荷载路径法(AP法)对该屋盖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比了AP法中线性动力计算和静力计算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而对于含有预应力拉索的结构体系,应考虑构件意外失效前整体结构的初始状态。新广州站屋盖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该工程采用的新型空间索拱结构及巨型桁架是提高该结构体系抗连续倒塌能力的有效措施。索拱中采用的双索设置增加了正常使用情况下换索的可行性。图8表3参15 相似文献
32.
用于点支承玻璃幕墙的单层平面索网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层平面索网结构常用于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结构。基于单索幕墙拉索的切线刚度的特点和有限元分析,对索的截面面积、预应力、温度变化及变形控制等因素对单层平面索网结构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3.
黄利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5,(12)
六年级的同学们,这个专题博客(http://www.zjgdlxx.com/sjblog/userl/53/archives/2005/162.asp)将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的第一单元配套使用.大家要结合资源包、网上搜索的资料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探索"饮食与健康"的奥秘,及时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发布到专题博客上,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你的智慧. 相似文献
34.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开课率、网络联通率等方面,也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一批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崭露头角。张家港市东莱小学的黄利锋就是其中一位优秀的信息化研究型教师。黄老师将自己的成长之路用叙事的方式向读者展示出来。本刊将分四期连续呈现黄老师成长的心路历程,以期能够给一线教师以触动和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35.
黄利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5,(8)
信息技术在教师日常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正越来越大,教师们都期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 相似文献
36.
37.
38.
2005年3月6日,我参加了张家港市首届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班,第一次聆听了苏州市电教馆金陵馆长和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黎加厚教授的学术报告。金馆长作了题为“走向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的报告,要我们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加强反思。黎教授作了“变革时代中的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报告,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教育技术动态,鼓励我们做一个“技术优秀、教学法优秀、热爱学生”的信息时代教师。 相似文献
39.
黄利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7,(9)
随着教育博客的实践深入发展,大家都在进行探索.教育博客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是什么呢?教育博客不仅是信息呈现的平台,它也是教师群体思维互动的平台,是师生学习实践共同体的环境或载体. 相似文献
40.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师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学校信息中心在2005年下半年就开通了教研博客和学生博客平台。在经过初步的实践后,学校决定以课题的形式来进行专项应用研究,申请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并结合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本着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的原则,利用Blog在课题研究、条线管理、教研组博客、班级博客、网络探究等方面作了很多开创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