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24篇 |
免费 | 1959篇 |
国内免费 | 137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747篇 |
综合类 | 2127篇 |
化学工业 | 2019篇 |
金属工艺 | 1084篇 |
机械仪表 | 1379篇 |
建筑科学 | 1262篇 |
矿业工程 | 666篇 |
能源动力 | 584篇 |
轻工业 | 1996篇 |
水利工程 | 480篇 |
石油天然气 | 445篇 |
武器工业 | 288篇 |
无线电 | 192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50篇 |
冶金工业 | 1789篇 |
原子能技术 | 293篇 |
自动化技术 | 25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9篇 |
2023年 | 263篇 |
2022年 | 589篇 |
2021年 | 758篇 |
2020年 | 565篇 |
2019年 | 408篇 |
2018年 | 423篇 |
2017年 | 497篇 |
2016年 | 435篇 |
2015年 | 750篇 |
2014年 | 909篇 |
2013年 | 1127篇 |
2012年 | 1478篇 |
2011年 | 1536篇 |
2010年 | 1535篇 |
2009年 | 1445篇 |
2008年 | 1497篇 |
2007年 | 1475篇 |
2006年 | 1267篇 |
2005年 | 1110篇 |
2004年 | 770篇 |
2003年 | 471篇 |
2002年 | 437篇 |
2001年 | 370篇 |
2000年 | 332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376篇 |
1997年 | 201篇 |
1996年 | 148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78篇 |
1993年 | 83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36篇 |
1976年 | 90篇 |
1959年 | 5篇 |
195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以苯甲腈为原料,经肟化、重氮化、脱氮、环化及硝化五步反应合成了3,4-二(3',5'-二硝基苯-1'-基)氧化呋咱;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手段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探索了此化合物的氢的亲核取代(VNS)反应;探讨了关键反应-氧化呋咱成环反应机理;优化了肟化、氧化呋咱成环及硝化的反应条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多种热分析手段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氧化呋咱成环反应的最佳条件:Na2CO3为理论量的1.20倍,反应温度2~1 0℃,反应时间3 h,收率64.7%;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首先发生在氧化呋咱环含配位氧的N-O键. 相似文献
73.
主要针对在点对点的光无线通信系统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光无线局域网,具体描述了应用于光无线局域网的光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主要包括通信系统的光源的选择、发射电路的设计、接收光电二极管的选择、接收电路的设计以及发射和接收天线的选择。这种设计具有可靠性、数据传输速率高、成本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抗衰弱能力强、带宽高、器件尺寸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4.
在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SAR-GMTI)系统中,直接利用传统的后多普勒空时自适应处理(PD-STAP)技术进行杂波抑制会导致3个问题。第一,由于动目标径向速度引起的多普勒偏移会导致动目标出现谱卷绕,直接利用匹配滤波的方法对动目标聚焦会出现虚假目标。第二,在信号下采样的情况下,动目标聚焦位置会出现脉冲重复频率(PRF)的偏差,从而导致一个动目标可能出现在多个位置,使得动目标检测变得复杂。第三,利用传统的PD-STAP技术进行杂波抑制会导致很大的计算复杂性。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Deramp处理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进行杂波抑制处理,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5.
76.
提出了一种在多径瑞利衰落信道中的信噪比盲估计算法。采用自相关检测和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在保证接收端参数符合降噪原理的条件下.利用接收信号同相分量的自相关函数实现了较精确的盲信噪比估计。算法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适用于低信噪比情况,在信噪比为0-20dB时估计误差小于1dB。 相似文献
77.
建立了多孔侧肋双层微通道复合热沉模型,选取最大热阻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热沉单元端面纵横比为优化变量,在热沉总体积和流体区域体积占比给定的条件下,对复合热沉进行了构形优化,并分析了冷却剂入口速度、多孔材料孔隙率、上下通道高度比、流体区域体积占比、肋厚比等参数对热沉最优构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给定初始条件,优化热沉单元端面纵横比,可使最大热阻减小21.19%;在热沉单元端面纵横比较小时,减小孔隙率有利于降低最大热阻,而在热沉单元端面纵横比较大时,存在最优的孔隙率使得最大热阻最小;上下通道高度比和肋厚比的改变均未影响热沉最优构形. 相似文献
78.
基于光带法激光三维数字化系统,采用分组筛选法对获取的原始点云数据进行杂散点删除,采用坐标平均法对多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拼接.详细给出了这2种方法的依据和实现方案.采用2个三维传感器在不同位置对服装模型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结果按上述方法进行了处理,所得结果数据分布均匀,表面光滑,能够真实反映被测物体的几何特性.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