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91篇
  免费   10715篇
  国内免费   6997篇
电工技术   867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9332篇
化学工业   12496篇
金属工艺   6105篇
机械仪表   7064篇
建筑科学   8393篇
矿业工程   3384篇
能源动力   2801篇
轻工业   8725篇
水利工程   2818篇
石油天然气   4129篇
武器工业   1391篇
无线电   110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662篇
冶金工业   3623篇
原子能技术   1334篇
自动化技术   14720篇
  2024年   377篇
  2023年   1416篇
  2022年   3184篇
  2021年   4144篇
  2020年   3205篇
  2019年   2358篇
  2018年   2679篇
  2017年   2897篇
  2016年   2627篇
  2015年   4044篇
  2014年   5285篇
  2013年   5983篇
  2012年   7397篇
  2011年   7650篇
  2010年   7233篇
  2009年   7056篇
  2008年   7313篇
  2007年   6624篇
  2006年   6232篇
  2005年   5086篇
  2004年   4005篇
  2003年   3470篇
  2002年   4115篇
  2001年   3508篇
  2000年   2131篇
  1999年   1333篇
  1998年   690篇
  1997年   543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387篇
  1994年   324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4篇
  1951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OBJECTIVE: To determine if a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extent of iron-catalyzed injury and the degree of tissue iron overload during reperfusion. METHODS: To selectively increase tissue iron only during early reperfusion, isolated, buffer perfused rabbit hearts were exposed to 20 microM Fe(2+)-100 microM ADP during the last 3 minutes of ischemia and the initial 4 minutes of reperfusion. Control groups were exposed to ADP and iron-ADP regimens that did not increase intracellular iron. All the hearts received 30 minutes of normothermic global ischemia and 30 minutes of reperfusion. Heart function was monitored continuously throughout each experiment. Tissue iron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were analyzed at the end of experiments. RESULTS: Hemodynamic recovery was decreased and tissue lipid peroxide levels were increased in the 20 microM Fe(2+)-100 microM ADP group compared to controls. The recoveries of developed pressure and positive/negative dP/dT at 30 minutes of reperfusio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issue iron levels, while cytosol and membrane lipid peroxide level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e iron levels during reperfusion. CONCLUSION: The extent of oxidative injury during reperfusion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issue iron burden present during reperfusion. Increased lipid peroxidation was the principal chemical marker of iron-catalyzed injury.  相似文献   
162.
张玉华  赵健 《人民长江》1994,25(12):31-35
三峡库区湖北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县幅员面积11589.3平方公里,总人口数166.02万人,三峡水库形成后,淹没土面积74.47平方公里,涉及8.94万人,规划农业生产安置2.8万人。本文以四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主和环境容量的分析为基础,进行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论证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水土保持与开发性移民相结合,是扩大库区人口环境容量的必由之路,研究制订出移民安置与水土资源的  相似文献   
163.
应用专家系统理论,建立了采金船采选工艺流程病症诊治专家系统,此系统对于采金船采选工艺流程中存在的技术病症,具有诊断、治理及致因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4.
左建  毛幼菊 《光电子.激光》2002,13(7):690-693,702
研究了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的上行信道调制方式,分析了离散小波多音(DWMT)调制与其它调制方式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DWMT调制解调器的实现模型,设计了使用DWMT调制解调器的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双向传输的系统方案;并对DWMT调制的系统特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DWMT调制是一项能有效实用于光纤-电缆调制解调器系统上行信道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5.
化学镀Ni-P合金/TiO2复合膜的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改进常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化学镀/溶胶-凝胶复合法在碳钢表面制备TiO2复合膜的新技术。用衍射研究了复合膜的组织形态,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表征了复合膜的表观和断面形貌,用极化电阻、阳极极化曲线测量等方法研究TiO2复合膜在0.5mol/L硫酸和0.5mol/L氯化钠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A3钢表面的TiO2复合膜耐蚀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66.
图纸数据是企业间合作需交换的一种重要的信息。本文分析了虚拟企业环境下企业之间交换图纸数据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具体的解决方案,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67.
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与醋酸乙烯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以单体自交联制得高吸油性树脂。对影响其吸油性能的多种因素,如单体配比、引发剂、油水相比的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的高吸油性树脂吸苯最高达16.1g/g,吸甲苯为14.8g/g,吸环己烷为13.3g/g,吸煤油为12.5g/g,可用于河面、海洋浮油的回收及工厂废水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8.
冷成型模具低温锌系磷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制出适用于冷成型模具高硬度表面的低温锌系磷化工艺。其中磷化液含Zn(H2 PO4 ) 2 ·2H2 O 6 0g/L ,Zn(NO3) 2 ·6H2 O 90g/L ,NaNO2 1.5g/L ,稀土促进剂 0~ 1.0g/L ,游离酸度 4~ 6点 ,总酸度 70~ 75点。该磷化液在 4 0℃下 ,处理 30~ 4 0min后可获得厚约 10 μm的磷化膜。性能测试表明 ,其减摩、润滑性能良好 ,摩擦系数约降 0 .1,与未处理试样相比磨损量下降 96 % ,附着力 1级。  相似文献   
169.
EGS程序图形化输入平台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使EGS能够更加方便地被工程人员使用,使用VC^ 语言开发出一套运行于Windows下的EGSWIN程序,其中包括一个图形化的输入平台,通过使用本程序,用户可以仅仅进行简单而直观的输入几何实体的工作,就可以实现区域的定义。极大的提高了EGS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0.
研究 m,m′-二氨基二苯酮 (m,m′- DABP)与均苯四酸二酐 (PMDA)的缩聚及亚酰化 ,并运用微波辐射和常规加热两种方式对反应进行了比较。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 (功率 )、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和温度等因素对缩聚物的特性粘数、转化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亚酰化度进行了表征 ,并用简并四波混频技术首次测量了该缩聚物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系数及其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微波辐射对提高聚合物的特性粘数和转化率都有显著作用 ;合成的缩聚物具有较大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率系数 (聚酰亚胺的 χ(3) =1.642× 10 -13 esu)和较快的时间响应 (19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