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40篇 |
免费 | 1466篇 |
国内免费 | 73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83篇 |
综合类 | 1006篇 |
化学工业 | 1125篇 |
金属工艺 | 722篇 |
机械仪表 | 629篇 |
建筑科学 | 766篇 |
矿业工程 | 446篇 |
能源动力 | 203篇 |
轻工业 | 1023篇 |
水利工程 | 319篇 |
石油天然气 | 376篇 |
武器工业 | 203篇 |
无线电 | 96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35篇 |
冶金工业 | 355篇 |
原子能技术 | 171篇 |
自动化技术 | 13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211篇 |
2023年 | 206篇 |
2022年 | 405篇 |
2021年 | 508篇 |
2020年 | 331篇 |
2019年 | 228篇 |
2018年 | 222篇 |
2017年 | 284篇 |
2016年 | 267篇 |
2015年 | 424篇 |
2014年 | 528篇 |
2013年 | 618篇 |
2012年 | 823篇 |
2011年 | 803篇 |
2010年 | 796篇 |
2009年 | 713篇 |
2008年 | 716篇 |
2007年 | 757篇 |
2006年 | 619篇 |
2005年 | 503篇 |
2004年 | 383篇 |
2003年 | 206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172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59年 | 1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针对激光角度欺骗干扰实际运用中面临的问题,计算了球形假目标的防护区域,分析了该防护区域与球半径及距离的关系,结论是当球半径大于1m时,球形假目标的防护区域与平面假目标防护区域基本一致,因此,平面假目标的布设原则完全适用于球形假目标的布设。 相似文献
34.
利用波长为248nm的KrF准分子激光器进行了蓝宝石衬底GaN外延层剥离。对极薄的MOCVD生长的单层GaN外延膜(3μm)和InGaNLD外延膜(5μm)实现了大面积剥离。对剥离蓝宝石衬底背面抛光和未抛光外延片的不同特点作了比较,激光剥离所需的能量密度阈值分别约为200mJ/cm2和300mJ/cm2,优化结果表明,能量密度分别在400mJ/cm2和600mJ/cm2可实现稳定的剥离。同时对剥离后的InGaN多量子阱LD结构薄膜进行了解理,SEM观察显示获得的InGaNLD腔面平整光滑。基于这种技术可以获得无蓝宝石衬底的GaN基光电子和电子器件。 相似文献
35.
聂静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44(2):24-28
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高温钢管包覆金属橡胶的散热过程。用Inventor建模软件构建模型,相关参数作为输入项导入APDL仿真平台,划分网格构建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固定时长内,未包覆金属橡胶的散热过程温度变化范围为89~98℃,包覆后为15~98℃,散热由内到外;不同温度、振幅、频率下,金属橡胶包覆高温钢管散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6.
37.
38.
针对火炮高平机电液伺服系统存在的负载惯量大、运动过程非线性特性显著、同时存在非匹配不确定性和不确定非线性、外部干扰未知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动态面反演控制方法。推导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为每阶系统设计Lyapunov函数和虚拟控制量,逐步反演得到控制律。引入动态面控制方法消除反演过程微分项的膨胀,采用自适应律实现控制过程中未知参数的在线估计,并对控制器稳定性进行了理论证明。借助ADAMS-AMESim-Simulink进行系统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实现高平机快速上行与下行,压力波动较小,获得了较好的动态跟踪精度,稳态误差满足要求,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9.
针对云作战新型作战模式,提出了基于作战任务域、逻辑功能域和资源实体域,以及情报侦察网、主动辅助决策网和火力打击网的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分析模型。抽象表征了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的功能节点、信息关系以及关联映射规则,建立了面向任务驱动的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模型。面向超网络要素特征、超网络关联特征和超网络弹性特征构建了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特征参数空间。通过海上编队防空典型作战任务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实现,并基于特征参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动态超网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网络弹性,云作战体系相比于传统作战体系具有更好的抗毁性和打击效率,该方法能够科学有效地对海上编队云作战体系进行动态建模。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