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77篇
  免费   2297篇
  国内免费   1044篇
电工技术   144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570篇
化学工业   4564篇
金属工艺   1547篇
机械仪表   1549篇
建筑科学   2112篇
矿业工程   787篇
能源动力   773篇
轻工业   1907篇
水利工程   471篇
石油天然气   1280篇
武器工业   208篇
无线电   29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21篇
冶金工业   1216篇
原子能技术   354篇
自动化技术   3667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876篇
  2021年   1225篇
  2020年   971篇
  2019年   762篇
  2018年   799篇
  2017年   995篇
  2016年   854篇
  2015年   1094篇
  2014年   1295篇
  2013年   1600篇
  2012年   1628篇
  2011年   1790篇
  2010年   1514篇
  2009年   1425篇
  2008年   1360篇
  2007年   1265篇
  2006年   1257篇
  2005年   1219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659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499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631篇
  1998年   590篇
  1997年   468篇
  1996年   508篇
  1995年   414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2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按照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标准的要求,以环境监测废水监测报告为例,来探讨监测报告设计的格式要求。  相似文献   
982.
要L-肉碱是与动物体内脂肪酸代谢有关的化合物,主要功能是作为载体将长链脂肪酸从线粒体膜外输送到膜内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将脂肪代谢转变为能量。L-肉碱广泛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及饲料等行业。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在成功解决了高转化率微生物酶的选育、肉碱与巴豆甜菜碱的分离技术和巴豆甜菜碱的回收问题后,开发了L-肉碱的微生物酶法生产技术,并与常茂生物化学工程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日产1kg规模的中试,用300L发酵罐发酵产酶,150L酶反应器进行酶转化,L-肉碱的发酵水平达15g/L以上,用401L有机玻璃层析柱系统提取精制,提取收率达70%以上,产品质量符合USP23版标准。  相似文献   
983.
发酵法生产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亚麻酸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饲料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采用小于16%糖浓度的流加工艺进行发酵时,γ-亚麻酸产量为2.4g/L,生产周期短,生产消耗低,适合实际生产应用,适宜的产物提取方法是乙醇-正己烷两步法;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结合在甘油的2-位,利用脂肪酶对油脂选择性水解的特点对鱼油进行水解反应可以达到富集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目的,筛选了两种目标酶并研究了其固定化方法;用被孢霉属菌株在100L发酵罐中生产花生四烯酸,菌干重可达36g/L,花生四烯酸达4.9g/L。  相似文献   
984.
对新抗生素B-3543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关键指标已达到工业化生产水平。确立了产生菌的分类地位,测定了抗生素的抗菌谱,获得效价达10000μg/ml的高产菌株,阐明了B-3543的化学结构,提出3种效价检定方法,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完善了生产工艺,使产品总收率达60%。该项目还存在产品成本过高,产品稳定性不好等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985.
CacO3在PP和PP/mPE共混物基体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CaCO3填料在取丙烯(PP)和茂金属聚乙烯(mPE)弹性体增韧PP共混物(PP/mPE)2种基体中的不同作用。结果表明:在PP基体中,填料显著提高其刚性,而在共混物基体中,由于弹性体的存在,填料的增强作用减弱;弹性体能够改善填料粒子和基体的界面粘合,增大弹性体分散相的尺寸,使PP/mPE共混物的拉伸断裂韧性提高。低温下(-30℃)的Charpy缺口冲击实验表明:少量的CaCO3即可导致PP/mPE体系冲击强度的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986.
概述了天津石化公司 2 50 kt/ a PTA装置一期 4个系统和空压机等方面的改造 ,对进一步改造将遇到的空压机系统、氧化反应器及其顶部冷凝系统、醋酸脱水塔系统、加氢预热系统、干燥机系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进行设备极限能力标定、在操作时间上挖潜及进一步优化二期改造方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87.
神经网络在聚合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神经网络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建模,预测、优化,控制和故障诊断及模式识别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其优点和局限性,并分析今后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88.
采用熔融共混法将聚碳酸亚丙酯(PPC)与壳聚糖(CS)共混改性,研究了CS含量对PPC/CS共混物相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温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CS改性PP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PC与CS的共混属于简单物理共混,CS对PPC的Tg影响不大,但可显著提高PPC基体的耐热性能,扩大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范围。同纯PPC相比,PPC/CS共混物的TGA曲线向高温区偏移,共混物的5%分解温度(T-5%)较PPC提高了5159℃,其50%分解温度(T-50%)提高了1259℃,其50%分解温度(T-50%)提高了1221℃;另外,共混物的TGA曲线只存在一个高温区的失重台阶,这是由于CS的引入抑制了PPC在低温区的解拉链式降解,因而只有高温区的无规降解发生。此外,随着CS含量的增加,PPC/CS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不断增大,当CS含量增至20%时,材料的拉伸强度由纯PPC的4.7 MPa上升至12.5 MPa。  相似文献   
989.
针对传统无溶剂浸渍漆中稀释剂的毒性大、污染大等,以自制的超支化不饱和聚酯树脂DP-1作为共稀释剂,开发出低挥发环保型聚酯亚胺绝缘漆。基于配方对漆液粘度、胶凝时间、粘结强度和介电损耗等的影响规律,对绝缘漆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组成为m(聚酯亚胺PEI)∶m(DP-1)∶m(乙烯基甲苯VT)=100∶10∶60的配方具有较优的综合性能,且在180℃下的介电损耗与传统绝缘浸渍漆相当,预计在高温绝缘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0.
Conveying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 stability are very important for design and control of a conveying system at high pressure. The influences of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on convey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in an experimental test facility with a conveying pressure up to 4MPa. Wavelet transform and Shannon entropy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analyzing pressure drops through horizontal pip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tability criter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ass flow rate of biomass decreased, while the mass flow rate of pulverized coal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fluidization velocity. Solid loading ratios for four kinds of powder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fluidization velocity. Conveying phase diagrams and pressure drops through different test sections of pulverized coal and biomass at high pressure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coal category,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particle size on convey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