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23篇
  免费   20852篇
  国内免费   13715篇
电工技术   16084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9500篇
化学工业   22663篇
金属工艺   12341篇
机械仪表   13070篇
建筑科学   14169篇
矿业工程   7628篇
能源动力   4590篇
轻工业   20105篇
水利工程   5676篇
石油天然气   6850篇
武器工业   2824篇
无线电   189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061篇
冶金工业   7087篇
原子能技术   2971篇
自动化技术   25270篇
  2024年   883篇
  2023年   2922篇
  2022年   7178篇
  2021年   9344篇
  2020年   6756篇
  2019年   4608篇
  2018年   5045篇
  2017年   5797篇
  2016年   4896篇
  2015年   8206篇
  2014年   10358篇
  2013年   11897篇
  2012年   14782篇
  2011年   15475篇
  2010年   14846篇
  2009年   14250篇
  2008年   14450篇
  2007年   13680篇
  2006年   11825篇
  2005年   9453篇
  2004年   6975篇
  2003年   4886篇
  2002年   4688篇
  2001年   4190篇
  2000年   3279篇
  1999年   1329篇
  1998年   547篇
  1997年   406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34篇
  1959年   33篇
  1951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01.
基于虚拟仪器的现代温度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个基于虚拟仪器的现代温度检测系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及结果。  相似文献   
102.
Na+、K+离子交换对Co-Mo/MCM-41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偏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作硅源制备了MCM-41(分别记作MCM-41(S)和MCM-41(T))分子筛,并用Na2C2O4和K2C2O4对MCM-41(S)进行了碱金属离子交换改性。以质量分数0.8 %的二苯并噻吩(DBT)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不同MCM-41担载的Co-Mo硫化物催化剂对DBT的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结果表明,MCM-41担载的Co-Mo催化剂加氢活性较低,DBT主要通过直接脱硫反应路径脱硫。其活性顺序为:Co-Mo/MCM-41(T)>Co-Mo/MCM-41(S)>Co-Mo/MCM-41(K)>Co-Mo/MCM-41(Na)。UV-Vis结果表明,部分Co与MCM-41(S)中少量Al发生相互作用,生成了CoAl2O4,是造成Co-Mo/MCM-41(S)活性降低的重要因素。而在Co-Mo/MCM-41(K)和Co-Mo/MCM-41(Na)中,除CoAl2O4物种之外,碱金属的引入还促进了Co3O4物种的形成,使其活性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5%Na2WO4-2%Mn/SiO2催化剂;用XRD、XPS、BET、O2-TPD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浸渍法相比,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Na2WO4-Mn/SiO2催化剂中W和Mn的原子浓度在催化剂表面和体相分布较为接近,而且两种制备方法所得的催化剂具有相似的催化性能,Na2WO4与α-方石英之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释放晶格氧的能力,碱性强弱是影响甲烷氧化偶联活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4.
以草酸乙醇溶液为沉淀剂,采用不同的沉淀次序(并流、反加和正加)制备了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对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反应的催化活性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3种复合催化剂的还原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并流法催化剂<反加法催化剂<正加法催化剂。在沉淀过程中,反加法和正加法均形成类胶体沉淀,相应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也较大。IR研究发现,催化剂在1101cm-1处表现Cu/Zn/Al氧化物与HZSM-5分子筛之间相互作用的IR吸收峰强度与其催化活性间存在对应关系。XRD结果表明,并流法得到的催化剂前驱体中有铜锌同形取代现象,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5.
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在原油罐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罐区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认真考察、对比,在石西集中处理站原油罐区安装了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的传感信号是光的波长变化,传感器及其探测系统是靠光缆连接而进入被测现场,它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绝缘性、高抗电磁干扰性、防潮耐蚀、寿命长等其他传统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阐述了其系统构成和运行效果.该系统在石西集中处理站运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6.
储层应力敏感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全面分析储层应力敏感性产生的机理认为,外部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储层产生应力敏感性.而储层岩石物性等内部因素对应力敏感性的强弱起决定性作用。室内岩心应力敏感性评价时.仪器与设备的精度、加载与卸载方式、实验用流体类型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等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其中岩心密封套在高压、高温条件下的密闭性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储层应力敏感性不应该从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高低进行简单评价,中、高渗储层和低渗储层在生产过程也都可能表现出较强的应力敏感性现象。  相似文献   
107.
裂解炉炉管基于风险的检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管式裂解炉炉管受炉内高温及管内介质压力的共同作用,易发生蠕变等现象,因此,对裂解炉炉管进行风险评价尤为重要。应用API 581基于风险的检验规范对炉管的失效可能性及失效后果分别进行定量计算,并由此得到裂解炉炉管的定量风险结果和基于风险的检验周期,为裂解炉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迷宫螺旋泵和密封工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实测迷宫螺旋泵和密封工作特性的实验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测得迷宫螺旋泵的泵送特性曲线、迷宫螺旋端面组合密封的最大密封压力以及端面开启的开始转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多带UWB通信技术是目前超宽带通信技术中较为热的研究领域,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干扰抑制OFDM系统的UWB系统[4],在此基础至上和MIMO技术结合起来,引入一种实际可行的自适应调制算法,算法通过建立各子信道的能量增量表,来实现信息比特和功率的最优分配[1].通过仿真试验可以发现,这种MIMO系统的结合可以改善系统的BER.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针对并行网络、二元局部判决的情况,研究了在相关条件下基于N-P准则的分布式检测融合算法,给出了在联合概率密度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下的最优融合规则的理论推导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实验仿真的基础上,得到了部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