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8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针对传统电力巡检方式存在的各种弊端,以电子标签作为巡检路线的标识,采用带有射频读写功能的工业PDA作为巡检设备,设计了基于射频PDA的电力巡检系统。通过实际应用检验,提高了电力巡检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重点介绍了PDA客户端软件的设计流程,射频读写功能以及PDA与后台数据库数据通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2.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金刚石表面涂覆一层TiO2薄膜,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综合热分析、破裂强度试验等测试方法,表征了热处理温度对金刚石表面TiO2薄膜的形貌、相组成、相变、与基体金刚石的成键和涂膜后金刚石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上升到600℃时,金刚石表面的TiO2薄膜会由无定型态转变为致密的锐钛矿相薄膜,TiO2与金刚石基体形成Ti-O-C化学键合;热处理温度为800℃时,TiO2薄膜依然为锐钛矿相,金刚石基体产生石墨化,石墨C也能与TiO2薄膜形成Ti-O-C化学键合,但薄膜开始出现裂纹。同时,TiO2薄膜的热处理温度对金刚石在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有较大影响,当热处理温度在600℃时,金刚石的起始氧化温度达到最大值754℃,在空气中800℃氧化0.5h金刚石的氧化失重率达到最小值6.7wt.%,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15.7N。  相似文献   
23.
以ZnO-Na2O-SiO2-Al2O3-B2O3陶瓷体系为基础, 制备了添加不同摩尔比Li2O和MgO的陶瓷结合剂及立方氮化硼(cBN)磨具。利用X衍射测试仪、线性热膨胀测试仪、扫描电镜等研究了MgO∶Li2O摩尔比( M 值)和烧结温度对陶瓷结合剂及磨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 M 值增加, 结合剂的软化点温度增加, 耐火度及化学稳定性均增强, 线性热膨胀系数先增加后降低。当 M 值为0.67时,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石英晶相的析出被抑制, 诱导析出Mg(Zn)Al2O4晶相, 且含量逐渐增加, 尺寸先减小后增加; 当温度为870 ℃时, Mg(Zn)-Al2O4晶粒尺寸最小, 约为2 μm, 结合剂结构最为致密, 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136.28 MPa。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 cBN磨具气孔率和吸水率先降低后增加, 体积密度、硬度、抗折强度、磨耗比以及磨削效率先增加后降低; 当烧结温度为890 ℃, 磨耗比及磨削效率最高, 分别为98.72%和1.3675 g·min-1。  相似文献   
24.
文章以合金粉末烧结体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为判据,进行烧结曲线实验,分别研究添加还原铁粉、铁铜合金粉、磷铁、锌粉对LFP全预合金粉末性能的影响,探讨不同方法生产的粉末在金刚石工具胎体配方中的协同作用,为更好使用预合金粉末提高金刚石工具性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25.
以某船舶液压起货机的液压系统为对象,建立该起货机变幅机构的液压系统的故障树,并对该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6.
在板料成形过程中应用有限元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设计人员提早发现成形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高设计工艺。但在实际操作中,拉深工艺参数的试算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仍然采用人工一步步操作,耗费了大量时间。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有限元前后处理软件MSC.Patran,对MSC.Dytran建模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对典型零件拉深工艺参数的自动计算和有限元模型的自动创建。二次开发系统自动生成的有限元模型可直接用MSC.Dytran分析计算。实例验证该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工艺方案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27.
水热法制备过程中TiO2纳米纤维成形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φ20~30nm, 长度达微米级的TiO2纳米纤维, 以XRD、TEM、IR等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晶型结构、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 对TiO2纳米纤维成形机理进行探讨, 并就洗涤过程中pH值对纤维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TiO2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可能是锐钛矿型TiO2纳米颗粒在强碱作用下生成K2Ti6O13颗粒, 小颗粒沿一定晶轴生长, 遵循溶解-生长机理, 逐渐长成纳米纤维. 清洗溶液的pH值对产物的成分和结构有较大影响, 通过控制清洗溶液的pH值和热处理温度, 可以获得组成分别为K2Ti6O13、H2Ti3O7和TiO2的纳米纤维. 在pH=7、80℃烘干条件下得到的主要是H2Ti3O7纳米纤维, 400℃煅烧后转变为TiO2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28.
借鉴碳素工艺中的焙烧装炉方法.可以实现在普通电炉中的还原气氛烧结,加以推广,可以得到其它气氛烧结。  相似文献   
29.
常闯  万隆  宋冬冬  李建伟  刘莹莹 《材料导报》2018,32(14):2335-2339
以拟薄水铝石为前驱体,硝酸为胶溶剂,制备铝溶胶,并以凝胶时间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体系胶溶过程及溶胶喷雾造粒法制备的球形刚玉磨料的性能。结果表明,对体系胶溶过程及其性能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其次是酸铝比(n(H~+)/n(AlOOH))与初始固含量,并确定铝溶胶最佳制备条件为:胶溶温度70℃,酸铝比0.07,初始固含量35%(质量分数)。与高温熔融法制得的刚玉磨料相比,溶胶喷雾造粒法所制备的刚玉磨料一次晶粒较细小,晶型完整,粒度分布均匀,且具有较好的球形度。将不同工艺制备的刚玉磨料配制成质量固含量为5%的抛光液对不锈钢工件进行抛光,结果表明,与高温熔融法相比,用溶胶喷雾造粒法所制备的刚玉磨料对不锈钢工件抛光后,工件表面的一致性较好,表面粗糙度为0.045μm,降低了76.6%。  相似文献   
30.
对烧结法制备氟金云母系微晶玻璃的热处理工艺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晶化温度为.750℃,晶化时间为2h的热处理制度下,微晶玻璃具有最高的抗折强度(107.5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