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1篇
综合类   6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160篇
机械仪表   4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5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总结多媒体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探讨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2.
阐述本世纪以来固态相变试验研究的成果,展示主要试验新发现,这些发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对探讨固态相变新机制具有理论意义。在新的试验基础上,更新重要概念,简述贝氏体相变两派理论的整合,指出马氏体相变的切变机制的误区。完善珠光体转变理论,提出贝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3.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CSP热轧板为基板生产的低碳冷轧板罩式退火过程,研究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对冷轧板罩式退火过程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下率83.3%的冷轧板,随着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的增加,会使试样再结晶温度降低,再结晶过程提前完成,{001}110织构变强,{111}110织构先减少后增加,{111}112织构先减少后增加出现峰值,当加热速度超过50℃/h时又减小。在加热速度30~40℃/h间变形织构{112}110有较低的密度值。再结晶阶段加热速度40℃/h的退火工艺成品组织为饼形晶粒,{001}110织构密度较低,{111}110和{111}112密度较强,密度值接近。  相似文献   
94.
为了改善La-Mg-Ni系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合金中添加少量Si。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La0.8Mg0.2Ni3.3Co0.2Si x(x=0~0.2)电极合金,并将部分合金在真空条件下,温度为900、950、1000和1050℃下进行了退火处理。用XRD、SEM分析了铸态及退火态合金的微观结构,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包括两个主相(La,Mg)2Ni7和LaNi5及一个残余相LaNi3。添加Si使LaNi5相增加而(La,Mg)2Ni7相减少。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i含量x从0增加到0.2时,铸态合金100次充放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S100)从64.2%增加到73.1%,而950℃退火态合金的S100值从80.3%增加到93.7%。  相似文献   
95.
以2块热轧Fe-3%Si-Cu合金板为研究对象,分别过时效处理和固溶处理后多道次冷轧再进行500~800 ℃再结晶退火处理,分析了合金再结晶退火后的显微组织及不同再结晶退火工艺下合金的硬度变化,从而研究了冷轧Fe-3%Si-Cu合金的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热轧试样经650 ℃过时效处理后有椭球形或棒状的面心立方ε-Cu相析出,棒状富铜相的尺寸较大,其长轴≥100 nm。不同工艺热处理的试样经冷轧后均表现出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完全再结晶时间缩短,且由于富铜相的析出,经固溶处理后的试样退火后其再结晶时间明显比过时效处理后试样的短。当再结晶退火温度为500 ℃时,冷轧前进行了固溶处理的试样出现了回复引起的软化不足以抵消析出造成的硬化的现象,在104 s时硬度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时效硬化峰;在600 ℃以上退火时,则表现出再结晶占优势的退火特征,硬度曲线没有明显的时效硬化峰。  相似文献   
96.
应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维氏硬度计和ZEISS Supra55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弛豫时间下X8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及析出物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弛豫后的主要组织类型为贝氏体铁素体+条片状贝氏体,在弛豫过程中显微组织得到细化,并且显微组织的形态发生改变,片条状贝氏体数量增多。在弛豫时间200 s时,硬度出现峰值。随着弛豫时间延长,析出物的数量逐渐增多,并且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97.
珠光体表面浮凸的形貌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试验将预先抛光的厚3 mm的T8钢试样装入真空热处理炉中,加热到1050℃,保温40 min,炉冷.随后分别用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镜、Nanofirst-100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未腐蚀的试样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珠光体转变在抛光的试样表面也具有浮凸效应;将试样腐蚀后,进行金相分析证明是片状珠光体组织.表面浮雕形貌和珠光体组织形貌一致,并且呈现"A"形,浮凸峰高度20~45 nm.研究认为,珠光体表面浮凸是由于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时,渗碳体和铁索体的比容增大,试样表面不均匀体积膨胀所致.  相似文献   
98.
利用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在一段式840 ℃不同时间脱碳退火条件下,研究了基于CSP工艺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和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次再结晶退火时间为4 min时织构类型较多,分别为{332}<`533>、{554}<225>、{111}<110> 、{001}<100>、 {111}<112>、{001}<110>、{110}<001>、{110}<110> 、 {112}<110>、{110}<112>、{112}<1`10>、{012}<001>和{111}<231>等。当初次再结晶退火时间延长为5 min时, {111}<112>取向晶粒数量明显增多,而{332}<`533>和{012}<001>取向晶粒比例下降。同时Σ3、Σ5和Σ9晶界比例升高,小角度晶界比例较少,而大角度晶界比例较多,这将有助于在二次再结晶退火时发生高斯织构。继续延长退火时间到6 min以后,Σ3、Σ5和Σ9晶界比例下降,小角度晶界比例提高,此时再结晶晶粒长大。  相似文献   
99.
对P92钢进行了TTT图测定,观察分析了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的类型及组织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经1050 ℃奥氏体化,在650~800 ℃之间进行等温转变,奥氏体中首先析出碳化物(Cr23C6),接着发生F+P转变;在170~400 ℃区间存在马氏体的变温转变和贝氏体相变。 在400~650 ℃区间存在宽广的海湾区,且贝氏体相变的孕育期比共析分解短得多。同时发现了两种特殊的组织形态:珠光体组织为纤维状,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为颗粒状。  相似文献   
100.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出发,围绕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通过精选课程教学内容、实行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精心打造精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