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6篇
轻工业   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61.
烟酸用于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中性浴上染真丝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叔胺类化舍物烟酸用于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中性浴上染真丝绸,探讨了烟酸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度,解质浓度对上染率和固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烟酸能提高活性染料在真丝绸上的固色率,在最佳催化染色工艺条件下,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指标均符合服用要求。同时催化染色工艺能缩短染色和固色时间,具有节省能源.染后丝纤维受损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2.
赵雪  王红丽  何瑾馨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4):31-32,34-36
采用二氯异氰脲酸盐(DCCA)对羊毛进行氯化处理,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处理前后羊毛纤维表面形态结构和结晶度的变化。氯化处理后采用丽雅伦活性染料、兰纳素活性染料、派拉丁1:1型金属络合染料和依素伦1:2型金属络合染料对羊毛织物进行轧染微波固色。对比分析了羊毛织物未经处理和经氯化处理后轧染微波固色的表观得色量、匀染性、透染性、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等,并与传统的浸染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3.
选用10种常用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了其在可见光、紫外光条件下的光汗褪色情况,并探讨了抗紫外整理剂对活性染料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提升作用。研究表明,可见光与紫外光均能引起染料在光汗复合条件下的降解,且紫外光较可见光更易引起染料在光汗复合条件下的降解;抗紫外整理剂整理过的染色织物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抗紫外整理剂分子结构线性愈长、对较低波段紫外光吸收作用愈强,其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提升作用愈明显。  相似文献   
64.
张宾  董霞  何瑾馨 《印染》2012,38(18):1-5
研究染料聚醚衍生物和聚醚在染料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借助分子模拟方法在分子尺度上了解染料聚醚衍生物及聚醚分子结构与染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揭示上述聚合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染料聚醚衍生物和聚醚在染料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均为Langmuir型,染料聚醚衍生物由于可与染料表面形成π-π堆积作用,且主要为平行和T型堆积排列方式,因而其最大吸附量、与染料表面的相互作用能和吸附能均大于相应的聚醚.  相似文献   
65.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铁和镧的纳米TiO2,并以活性红15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采用热失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等测试手段对TiO2的结构、晶型、光吸收范围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掺杂的纳米TiO2在500℃煅烧3 h呈现锐钛矿型,晶粒尺寸约15 nm;掺杂铁和镧的纳米TiO2吸收带会发生红移,拓展了其对光谱响应范围.通过光催化降解模拟试验,发现掺杂铁和镧的纳米TiO2粉末对活性红15溶液的降解率最高达到98.9%,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6.
基于超分散剂的构思,设计合成了一种水解型分散染料聚醚衍生物(连接基团为可水解的均三嗪桥基,将端氨基聚醚和分散染料连接起来),利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对母体染料的分散效率及应用性能,初步探讨了其水解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得的水解型分散染料聚醚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分散性能,能够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并减少有色废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67.
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不同煅烧温度的BiVO4/膨润土负载型可见光催化剂,并以C.I.活性蓝19为目标降解物,研究其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比表面积(BET)、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测试手段,对光催化剂的晶型、表面形貌、颗粒大小、光吸收范围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00℃煅烧的BiV04/膨润土为单斜晶型,晶粒尺寸约为30nm,在可见光400~500 nm处有强吸收;其对活性蓝19的光催化性能较好,2h光照后的脱色率可达93.9%.  相似文献   
68.
以马来酸和乙二硫醇为原料,通过硫醇的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四元羧酸乙二硫醇二琥珀酸醚(MASESMA)。将MASESMA作为抗皱整理剂整理棉织物,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整理剂和催化剂质量浓度对织物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织物整理条件为:ρ(MASESMA)100 g/L,催化剂次亚磷酸钠与整理液中羧基物质的量比为0.5,即65 g/L,二浸二轧,80℃烘干3 min,160℃焙烘90 s。一次标准水洗后处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为251°、撕破强力保留率53.9%、白度115.38。采用二浴法,添加20 g/L柔软剂可使织物折皱回复角达到275°,撕破强力保留率达69.3%。  相似文献   
69.
涤纶织物化学镀前活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涤纶织物化学镀前的活化工艺,讨论活化处理中活化时间、温度、活化液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载体层吸附螯合贵金属钯的影响,采用活化液特征波段吸光度、化学镀后织物表面电阻、增重率、XRD进行表征,并对化学镀后镀层的耐摩擦牢度进行了测试。该活化方法方便简单,仅消耗少量的贵金属,而且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0.
毛涤织物一浴染色工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羊毛、涤纶2种纤维各自的性质,研究了载体用量、分散剂用量、染色pH值、染色温度等因素对羊毛与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和分散染料对羊毛沾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涤纶体系中加入适量的载体和分散剂能减少分散染料对羊毛的沾色.通过对染色工艺的优化,确定最佳染色工艺条件:载体PEW用量3 g/L,分散剂NNO用量2g,L,染色pH值4.5左右,100℃染色60 min,浴比1:40.在此工艺下,染色织物的耐洗色牢度、干湿摩擦牢度都在4级左右,个别可达4~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