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是《轮廓跟踪与点阵矢量化研究》的续篇,主要论述基于上文形成的纯轮廓矢量字库的汉字还原、变换及对三维动画、CAD支持的算法。  相似文献   
92.
在大厂铜坑锡矿采石场的一次硐室爆破中,根据矿山实际情况,用混凝土搅拌机加工了104t粒状铵油炸药,在加工安全上主要防止金属间摩擦产生的火花和生产中的静电积聚。严格计量,准确配料,保证搅拌时间是确保炸药质量的关键,若安全措施得力,劳动组织严密,这种加工方法是可行的,且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满足炸药用量大的硐室爆破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
针对发电机端部振动问题,研究了机组端部的模态特性,分别探讨了3种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机组振动特性的影响程度。先对发电机端部线棒进行参数化建模,然后利用FEM模态分析方法进行计算,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得到20阶临界频率及振型,划归振型的危险变形区域。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振型、临界频率,得出发电机定子端部线棒的典型振型,分析了对应的临界频率与弹性模量同向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与现场检测数据相符,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
在传统的PID控制器中加入模糊控制环节,通过模糊推理的方法实现了对PID参数的自整定,并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在线流变仪的温控系统中,结果表明: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应用于该系统中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5.
一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充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分布式主动均衡充电系统。该系统由单体电池管理模块和整车控制器组成。各模块之间通过CAN总线通信,单体电池管理模块与整车控制器之间通过CAN-USB总线适配器进行通信。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分别配备了单体电池管理模块,单体电池管理模块由单体电池检测单元和单体电池均衡充电单元构成,单体电池均衡充电单元采用反激变换器实现由电池组向单体电池荷电状态低的电池进行补充电,从而实现各单体电池荷电状态的基本一致,延长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最后对系统进行了48V/140Ah磷酸铁锂电池组在静置模式下的均衡实验。  相似文献   
96.
为了消除电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动力电池组连接导线松动而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低功耗、结构简单、智能化的动力电池组连接导线状态检测方法,设计了以Freescale 8位单片机MC9S08DZ16为控制核心的电池检测单元,并将该连接导线状态检测方法集成到电池检测单元中,检测电池组中每相邻电池之间连接导线上的电压和接线柱上的电压之和,依据电压与导线流过电流的关系判定连接导线的状态。将所设计的电池检测单元用于检测16节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连接导线的连接状态,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池组连接导线状态检测方法能准确检测电池组连接导线松动的位置和松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
采用负氧离子丙纶长丝、精梳棉纱和涤纶低弹丝3种原料,在双面针织提花大圆机上生产三维立体复合针织面料.详述了原料特性,针织上机工艺参数,染整工艺条件和成品布规格性能.  相似文献   
98.
总结了铜坑锡矿采空区垮塌和坑道塌落的防治技术方法,对运输巷道等的保护提出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9.
铜坑矿火区下不规则矿柱群集束孔大参数整体崩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历史的原因,铜坑矿细脉带采区560m水平以上形成了一个由大量不规则矿柱群支撑的大面积火区不稳定工程结构系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历次垮塌和岩层活动,不仅造成资源的损失,增加了火区的蔓延和地压灾害控制的难度,也是长期制约和困扰铜坑矿生产发展的实在因素,虽经治理,触发安全事故的要素仍然存在,1997年被广西自治区定为特大事故隐患区,彻底根治和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已势在必行。经论证分析,自2003年开始实施“局部充填、分区大爆破、块体隔离、斜面放矿,最后进行封闭覆盖”的总体治理方案,2004年3月采用集束孔阶段深孔辅以局部中深孔和小硐室的方案进行第一爆区的大爆破,总装药量150t,落矿77万t,崩落面积6500m2。在爆区范围至地表形成了连续崩落体,基本消除了地压活动敏感区的地压安全隐患,资源得以回收,并为最后消除火区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