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3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举国瞩目的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6月24日-27日在天津开赛。迄今为止,堪称职业教育“国赛”的技能大赛已连续举办了4届。在本届大赛中,广东参赛选手在与众多高手的巅峰对决之中,大显身手,表现突出,充分展示了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52.
介绍利用AD7542单片数/模转换器和OP467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设计的与微机接口的可变增益放大电路,对该可变增益放大电路的实验电路进行了编码关系测试和增益线性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3.
本文设计了一种采用PIC16C71单片机构为控制核心的温控装置。  相似文献   
54.
为了适应医学的发展,研究红外线人体测温技术具有实际的意义。阐述了红外线测温原理,对如何减小测温误差进行了讨论,同时进行了红外线人体测温系统设计。在分析红外线传感器和A/D转换对测量精度影响的基础上,选择PM611单元热释电传感器和ICL7106积分式A/D转换器等器件实现了一种误差较小的红外线人体测温电路的设计,达到了预定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55.
将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与丙烯酸单体进行共聚反应,产物可作为烃类油/水乳化体系的稳定剂。针对共聚反应条件及配方进行了讨论,得出合成分子量为20万的乳化稳定剂的反应条件和配方。  相似文献   
56.
俞红 《食品科学》1994,15(12):3-6
提出了一种电脑裱花系统的设想,以图代替手工裱花。文章描述了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并给出了机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57.
俞红 《机械制造》2010,(6):72-72
国内首套在大型电厂里利用汽轮机驱动引风机的项目已开始实施,华能国际海门电厂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电厂与杭汽轮股份公司签订了4台1000MW电站驱动引风机汽轮机项目合同。前两台制造单已下达,交货期为2010年8月7日。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医用放射性核素活度计的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中利用NI公司的USB-6009 DAQ和LabVIEW 8.0开发了医用放射性核素活度计的虚拟仪器,并阐明了该虚拟仪器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思想和具体实现,且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9.
洪咏平  俞红 《食品科学》1996,17(1):23-28
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食品生产线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介绍卫种包括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车间布置五个模块的果汁饮料生产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由剧毒蘑菇新种假淡红鹅膏造成的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总结,为毒蘑菇中毒防控积累资料和经验。方法对中毒事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毒蘑菇样品并开展形态学鉴定,同时开展急性毒理学试验。结果 2014年9月19日,务川县某村村民父子2人因进食自采野生蘑菇中毒死亡。分别于餐后9、17 h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送医就诊,诊断为毒蘑菇中毒。病程中中毒者出现以肝损害为主的中毒表现,病例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最高达1 279 U/L,病例2最高达6 070 U/L;病例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最高达2 829 U/L,病例2最高达6 868 U/L。因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临床多项指标异常,分别于中毒第5天、第7天因多脏器衰竭救治无效死亡。现场调查采集的可疑蘑菇样品,经形态学辨识、分子生物学研究鉴定为剧毒蘑菇新种假淡红鹅膏。将可疑蘑菇样品开展小鼠简易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试验5只雄性小鼠全部死亡,5只雌性小鼠中3只死亡。结论此次中毒事件为误采误食剧毒的假淡红鹅膏引起的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