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器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实现了较优的误码率(BER)性能,但其涉及高复杂度的大规模矩阵求逆运算,因此对硬件要求很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预处理的广义加权高斯赛德尔(GS)(GW-PGS)迭代算法。在该算法中,首先提出了基于预处理的初始化方案,在不增加额外复杂度的情况下加快了收敛速度。此外,文章还提出了自适应的加权因子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GS算法相比,文章所提算法能够有效降低BER和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22.
23.
通过对不同质量的齐口裂腹鱼肌肉品质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子1α(PGC-1α)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相对表达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水分、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的pH没有差异,大鱼的失水率高于中鱼与小鱼,小鱼与中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大鱼;中、小鱼的肌肉品质高于大鱼。在不同质量齐口裂腹鱼的头肾、肝脏、肌肉中,PPARγ的相对表达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GC-1α在头肾中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肝脏、肌肉中差异不显著(p>0.05);PPARγ、PGC-1α在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4.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需要考虑线上资源的构建、线下教学的改进措施以及线上线下如何"混合"等问题。以《女装结构设计与实训》课程为对象,选择超星学习通作为线上平台,构建课程资源后,合理分配线上与线下的教学课时,设计混合式的课堂教学方案,同时改进线下教学,以达到"两性一度"要求。通过课堂实践,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较为接受,满意度较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积极性。 相似文献
25.
根据科技国际化的需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以及国内本科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数字信号处理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不同质量的齐口裂腹鱼肌肉品质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子1α(PGC-1α)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相对表达量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质量的齐口裂腹鱼肌肉中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水分、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的pH没有差异,大鱼的失水率高于中鱼与小鱼,小鱼与中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大鱼;中、小鱼的肌肉品质高于大鱼。在不同质量齐口裂腹鱼的头肾、肝脏、肌肉中,PPARγ的相对表达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GC-1α在头肾中相对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肝脏、肌肉中差异不显著(p0.05);PPARγ、PGC-1α在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7.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由于具备较多的天线数,会导致传统线性信号检测算法如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的复杂度过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F修正的自适应超松弛迭代(F-corrected Adaptive 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FA-SOR)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超松弛迭代(Successive over Relaxation,SOR)算法避免高阶矩阵求逆运算,降低复杂度;其次使用F修正的公式自动更新SOR算法迭代使用的松弛参数,同时优化迭代的公式与初始解来加快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不论在理想独立信道还是相关信道下,相比于现有的自适应SOR算法,FA-SOR都能以更低的复杂度达到更低的误码率,同时逼近MMSE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28.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MIMO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而多通道射频前端是MIMO硬件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指标对通信系统功能具有决定性影响。设计了一种16通道软件无线电射频前端,该设计结合集成收发器与超外差收发机架构的优势,可同时支持16路射频收发通道,具有调制精度高、动态范围大和体积小的特点。从实际射频测试结果看,该射频前端性能优异,工作频率10 MHz~6 GHz,最大信号带宽大于150 MHz,输入功率-40~27 dBm,输出功率-10~-110 dBm,差分误差矢量幅度小于0.37%,可适用于多通道软件无线电设备、信道仿真器等对射频指标和体积有要求的应用中。 相似文献
29.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食品本质特性的深入探究,感官检验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背景下食品监管工作需要,且不能对食品内部深层次的卫生质量安全指标进行判定。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技术的应用,有效弥补了感官判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为食品安全日常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支撑,为风险研判提供科学依据,为案件执法提供证据凭证的作用愈来愈凸显。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常流于形式,为"抽检而抽检",降低了抽检监测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削弱了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本质目的,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30.
针对D2D通信复用蜂窝用户频谱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但会产生严重的同频干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联合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在保证系统用户通信质量的条件下最大化系统吞吐量,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吞吐量最优化的模式选择方案,然后采用混合遗传算法对D2D用户分配信道,最后在已知信道分配向量的前提下通过混合灰狼优化算法对D2D用户进行功率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相对其他方案能够有效提高20%系统总吞吐量和降低90%蜂窝用户受到的干扰,还能提高收敛效果和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