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38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7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气塞破裂后油气混输管线压力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混输具有流型变化多、流动不稳定、流动规律复杂、易产生段塞的特点,造成管路运行不平稳、波动大、段塞冲击设备等问题,实际运行中工艺计算问题会变得十分复杂。通过建立段塞流气塞破裂力学模型,研究不同直径管线的气塞破裂可能引发的压力波动与冲击,对比分析气塞破裂后管线压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管径的减小,相同长度气塞破裂引发的气塞上游相同位置管线压力降低的幅度增大;随着气塞长度的增大和管道直径的减少,气塞破裂引发的压力波动向管道上游波及的距离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2.
能源与环境是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依赖的能源是有限的,正在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能源消费过程几乎不可避免地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实际上,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大多与用能过程有关。所以,如何提高用能水平,减少能源消费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迫在  相似文献   
83.
庞胜  刘中良  袁训康 《硅谷》2008,(21):103-103
用基本的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一个新的模型分析铸铁试件在受均匀轴向压力时的受力状态,讨论铸铁受均匀压力时的破坏方向和破坏原因,并提出切合实际的关于破坏方向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84.
刘中良  马玉平  鲁福松 《硅谷》2008,(21):96-96
主要介绍露天矿岩质边坡的一些近年发展状况,就其稳定问题的研究过程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5.
考虑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钢筋锈蚀率因素,对10个锈蚀钢筋混凝土墙体试件进行了压弯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对墙体的承载力和挠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锈蚀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承载力计算仍可近似采用平截面假定,但需引入协同工作系数考虑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滑移的影响;给出了锈蚀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压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计算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6.
关于改革传热学教材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热学是石油高校热能工程、石油储运、化机、石油工程(采油、油藏)、焊接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自五十年代起,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传热学的教学及教材质量逐年提高。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这一强有力的计算工具的高速发展,教学改革与教材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对目前传热学教材的现状进行简单评述,然后就目前教学与教材体系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以期引起有关同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共同把传热学的教学搞好,把传热学的教材建设好。一、传…  相似文献   
87.
对传统的浸没燃烧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研制增压浸没燃烧汽化装置.进行了实验系统关键设备高压浸没燃烧器的基础理论设计计算,通过数值模拟高压燃烧对理论设计计算进行辅助设计,结果二者吻合较好,为高压燃烧器在增压浸没燃烧汽化系统的应用以及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增压浸没燃烧汽化在浸没燃烧技术原有优点基础上可对高压排气进行二次利用,此形式的热利用装置创意新颖、高效节能、大气排放指标极低或零排放、耗材少、成本低廉,在工业污水处理、油田、化工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入口参数对双组分混合物自发凝结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入口参数对喷管内双组分混合物自发凝结流动特性参数的影响并为超音速分离管的工业应用提供必要的操作参考,建立了双组分混合物自发凝结流动数值模型,对双组分混合物的不平衡凝结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沿喷管轴向的相关参数分布,模拟结果与相关文献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利用上述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入口参数对双组分混合物自发凝结的影响,发现对于一定膨胀率和长度的喷管来说,入口压力越低或入口温度越高或入口过饱和度越高,最终的液相质量分数越高.在今后的工业应用时,可以通过适当调节超音速分离管入口处的压力、温度及过饱和度,以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89.
结霜是一种在低温下普遍存在的现象,可对设备造成很多危害.本文通过在自然对流条件下,竖直冷平板上疏水表面与普通金属表面霜生长过程显微动态观察实验,证明疏水表面有利于延缓霜的生长并根据相变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90.
毛细结构对平板热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晨  李艳霞  刘中良  张广孟  张明 《化工学报》2014,65(Z1):359-363
详细研究了毛细结构对于平板热管性能的影响,对3种具有同样外形尺寸的深微槽道、交错孔道和双微槽道毛细结构的铜-水平板热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微槽道热管的热阻最小,深微槽道热管的热阻最大。在轴向导热能力方面,双微槽道热管的性能最好,其次为交错孔道热管,深微槽道热管最差。在径向均热能力方面,双微槽道热管最好,而深微槽道热管与交错孔道热管的均热能力相近。可见,双微槽道热管是最佳毛细结构,其热阻最小,具有最好的轴向导热性能与径向均热性能,原因是蒸发面和冷凝面上的微槽道结构强化了相变换热,降低了相变热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