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05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7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空纤维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中空纤维的发展过程、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具体介绍了现有中空纤维的熔融纺丝、湿法纺丝技 术,指出中空纤维将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2.
一项改善PET熔体直纺可纺性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力学和反应动力学计算证实管壁附近熔体超长时间停滞降解是影响熔体直纺可纺性的关键因素,采用剥皮效果好、压降低的新型静态混合器可大幅减少超长时间停滞熔体量,显著改善熔体直纺可纺性。  相似文献   
93.
为考察正渗透过程基膜厚度对膜水通量的作用,有效地提高膜的综合性能,采用浓度2 mol/L的NaCl作为汲取液、去离子水为原料液作为评价系统,考察了刮刀厚度不同对正渗透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筛孔80μm的筛网作为支撑材料,当采用厚度为45μm的刮刀所制备的超滤膜作为支撑材料时,制备所得的正渗透复合膜性能为佳,结构参数S可低至1.086 mm;并具有最好的稳定性以及最佳的污染冲洗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94.
采用气固相法,以环氧乙烷为醚化剂与碱甲壳素进行醚化反应,合成具有良好水溶性的羟乙基甲壳素。并且,羟乙基甲壳素的水溶性随醚化度提高而增加,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5.
选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作表面改性剂,将其溶解在二甲苯中,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进行萃取,然后经过多级热拉伸制得改性UHMWPE纤维。对冻胶纤维的萃取动力学、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表面粘结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改性剂后,冻胶纤维的萃取除油速率变慢;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强度大大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6.
聚苯硫醚纤维的热分析及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浩  马海燕  胡祖明  刘兆峰 《合成纤维》2007,36(4):25-28,32
采用TG-DSC联用技术对聚苯硫醚(PPS)纤维在N2氛围中的热分解行为进行分析。TG和DTG研究发现:PPS纤维在500℃以前基本无失重,最大失重发生在520~600℃之间,此后为慢失重过程。DSC分析发现:在整个失重过程中,PPS纤维发生的并不是单一的热分解反应。此外,对PPS纤维进行了热处理研究,探讨了纤维干热收缩率、强度保持率与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7.
PMMA/PBT共混体系可纺性及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MMA/PBT共混纤维的可纺性和拉伸性,并测定了拉伸丝的力学性能、取向和结晶结构。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可以延迟PET的成形,减小纤维的取向,提高PMMA/PBT卷绕丝的断裂伸长,从而提高纤维的后拉伸倍数,提高纤维的生产效率;PMMA的加入量在5%以下时,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PMMA/PBT共混纤维拉伸丝的强度和断裂伸长可达到常规PET纤维的要求;扫描电镜照片显示,PMMA以棒状形式分散在PET基体中,分散直径为1μm左右。  相似文献   
98.
腈氯纶阻燃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腈氯纶中氯元素的阻燃效果及其作用机理和三氧化二锑与氯元素的协同效应等问题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偏二氯乙烯的阻燃效果优于氟乙烯,当丙烯腈-偏二氯乙烯共聚体中偏二氯乙烯含40%wt时,由该共聚体所纺成的腈氯纶具有显著的阻燃性;三氧化二锑与氯元素的阻燃增效效应达到最佳时(△LOI达到最大),Sb/Cl为21~25(摩尔比),与腈氯纶的化学结构无关。  相似文献   
99.
刘兆峰 《有色矿冶》1996,12(1):39-40
本文介绍了ZL103B新型用铝合金的用途、化学成份、物理性能,及熔化、精炼、浇铸等工艺条件,并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在前报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扩散系数与微孔结构的关系,通过微孔参数的一系列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密度、凝固体中微孔形态、丙烯腈共混纤维中微孔的尺寸、数目和体积)表明:一切影响微孔形成的因素,都会改变扩散系数,共混纤维中微孔体积愈大,微纤疏松,界面微孔数目愈多,微孔分散得愈均匀,则扩散系数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